艺人经纪公司入局追星软件,无非是希望建立自家的产销闭环。互联网科技公司则冲着整个粉丝经济,谁还没有一个“平台梦”呢?
早期追星软件以获取海外明星信息及行程为主,头部产品超级星饭团、爱豆等都诞生于2013-2014年左右。随着限韩令的出现,追星软件逐渐将侧重点转移至国内明星身上。
本土偶像的崛起、粉丝经济的火热,曾令资本一度相当看好追星app。
在一众追星软件中,起步较早的爱豆、饭团、超级星饭团及粉丝网都已经走到b轮融资。爱豆app在2014年获得经纬中国(a轮),宝璋投资、原子创投(天使轮)两轮投资,2016年及2017年又分别获得盛景网联等投资方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
超级星饭团则走到了b+轮,同样经历了四轮投资,投资方包括ventea、ital、和玉资本等。
饭团在2012及2017年分别拿到两轮融资。
粉丝网则在2014-2017年经历三轮融资最终走到b轮。最后一轮融资中,粉丝网拿到来自36氪、汉富资本、行早金融及前海梧桐联合投出的1.5亿人民币融资。
其余追星软件则多停留在天使轮或a轮。
集资软件o!背后有来自太合音乐的支持,摩点网则获得新浪微博的投资。
但大部分追星软件获得融资的最后时间节点多停留在2017年。此后虽然仍有人前赴后继进入追星软件市场,但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却少之又少。
一方面追星软件虽然数量众多,但头部效应已经形成。且多数追星软件无非是净化打榜、行程追踪、集资应援等功能,粉丝最常用的还是几款固定的老牌软件。
另一方面粉丝本身对追星平台没有任何忠实度可言,不过是谁家给的福利多就用谁家。
不少软件在获得融资后通过“烧钱赚人气”获得短暂繁荣,很快粉丝便因无羊毛可薅而选择下一个目标。
而大厂则更倾向于在成熟的平台上推出增值追星服务,如爱奇艺泡泡、腾讯视频doki。不过这类产品也无非是锦上添花,粉丝对其依赖性并不高,甚至仅是选秀期间的“限定服务”而已。
在资本与大厂的夹缝中,逐浪追星软件的队伍中也有不少“个体户”。当年的违规软件星援核心团队便仅有4人,公司法人也是主犯的蔡某不过23岁,通过黑产轮博软件狂赚800万。虽说最终免不了身陷囹圄下场,但网络灰产嘛,想要闷声发财的人也不少。
从融资情况及软件更新、停止运营的状态不难发现,追星软件市场的“新人”是越来越难混。
与此同时,追星软件越来越同质化,且目前多数难以将人气变现,更别提全面商业化。
早期追星软件以明星行程追踪为主;随后便是饭圈集资称王时代;在打投热之后追星软件转向一键净化轮博;随着轮博app被封禁、有关部门点名集资乱象,转型综合社区成为追星软件的新趋势。
超级星饭团之所以能够坐稳头部位置,与其转型成功不无关系。
从单一的功能***平台到明星综合信息社区,通过构建独家内容体系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同时提高品牌在粉丝群体间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会反向影响明星团队的资源投放等,最终形成“强者越强”的局面。
以集资见长的o!在转型之路上则走得颇为艰难。
虽然外界提及o!就会自动与饭圈集资挂钩,但o!其实从2017年起就想摘下这一标签,但努力三年却始终未能如愿。
因为集资的不可控性太大,之前几次被点名的大额集资活动或多或少和他们有关,所以这家人一直想要转型成综合社区。比如推出自己的电子刊、和明星公司合作推出周边、组织粉丝公益活动、还有配合品牌做营销等等。但是推进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虽说与某位明星合作推出电子刊后,会有粉丝为了冲销量蜂拥而至。但热闹之后雁过无痕,大部分粉丝还是把o!当做单纯的集资平台来使用。
说到最后,最大的追星软件其实是微播,这个是任何一个明星都想争取的平台。
但它也是最乱的一个,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这些都是林双已经知道的,但在这个明星产业背后,其实是国家与资本的较量。
明星是人也不是人,是立场不明的工具人,产生的动力很可能也是破坏力,这也都是有实证的。
在互联网时代,明星影响力甚至大于政客,甚至政客都得用造星的办法给自己拉选票。
所以林双这种突然从地下一跳上天的,他要是在这方面动作太多,谁知道会引出什么人下场关照。
分析得也是头头是道。
几千个高素质的孤女,在一个外人不知道的软件里讨论自己,这真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先看一阵子,这些人想说就让他们说。”
“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可以完美地避开一切麻烦。”
“真的?”虽然这么问,可林双也不算太惊讶。
这种东西,大概应该在林昭准备让唐沅当明星前就准备好了。
“发给你看下喽....”
…...
紫笔文学
喜欢柯学世界的名律师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