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姨娘倒是不死心,仍不依不饶地说:“姑娘不知道,我那大姑娘命苦啊,好不容易找个人家,没成想还被退婚了,这传出去名声多不好啊。若没有老太太做主,她哪能嫁出去啊。”
再不济也是越国府的女儿吧,身上还是有冯家的骄傲。菀昭淡淡地说:“婚姻大事是长辈做主的,菀昭不便谈论。”
“姑娘就和太夫人说一句,就一句。我便感恩戴德了。”
菀昭却不能从命,这种事她帮了,肯定闹得鸡飞蛋打的。再者,孟姨娘的闺女又是个暴脾气,也亏得不是嫡出的,否则还不知道怎么闹呢。她们母女一个佛前木鱼,一个烈火爆炭,菀昭可不想去惹身臊。
但也不能驳了她的面子,于是圆润地说:“这,我尽力而为。”
孟姨娘心满意足了,“那真谢过了。”
既谈及了她,那菀昭也要向她问好了,“敢问姨娘,我那姐姐在家吗?”
“她正在家呢,只是因被退婚了整日心情烦闷,所以不爱见人。姑娘有什么话,就由我代传吧。”
菀昭凝笑道:“那请姨娘跟姐姐说我来过了,望姐姐保重身体。”
“姑娘这是要走了?茶还没喝上一口。”孟姨娘说。
她解释道:“姨娘的茶本来不应错过的,只是急于见另几位姨娘,请姨娘谅解。”
冯府比怡园小上许多,要找个地方自然轻松许多。林姨娘就住孟姨娘的对面,却住的阔气些。连菀昭都没想到竟能在她的下处看到青瓷莲花炉,那么珍贵的东西,她在宫里也没见到几个。菀昭来她这带着些许焦虑,毕竟几次事都出在这个林姨娘身上,不能不让人怀疑她。
就这样菀昭还是献笑妍,婉言道:“林姨娘万福。”
林姨娘见是她,先吃了一惊,再温和地说:“看坐吧。”
“有段日子没向姨娘请安了,所以今日特来看看姨娘。希望姨娘别嫌我扰了您的清净。”
林姨娘面上一团和气,时常唠叨自己女儿不会过日子,还常规劝靖娘。但内里不知道她安了什么心,先弄出了巫蛊,又想加害罗姨娘。虽说她谨小慎微,不敢行大恶,但里面不能不说是展现了她的歪心思。
“姑娘说哪里的话?你来我恭候还不迟呢,怎么会烦呢?”她淡淡地说。
菀昭见她态度冷漠,便把话说得和软些了。“不知姨娘近来身体如何?听太太说,姨娘有秋咳的毛病,不妨令使女熬些养身子的百合粥吧。百合粥香甜可口,不像那些苦药吃起来嘴里发涩。”
林姨娘稍稍宽心了,“姑娘有心,谁都记挂着。以后嫁做人妇,应该也会是贤妻良母吧。”
她好像不大会说场面话,嘴比其他的姨娘苯,但看她神色,倒像是个十足的精明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还没看出来,只觉得是个懂明哲保身的妾,现在愈发觉得她心思深沉了。
菀昭说:“关心姨娘是应该的。”
“姑娘别见怪,我不大会说话,总是不经意地冒出许多粗话。不像姑娘是读过书习过字,谙圣人之道的。”
林姨娘的话糙,但却恭维的在地方。
菀昭笑着说:“姨娘过誉了,我实不敢当。”她又说:“三妹妹的病应好了许多吧。”
“请了大夫后,有了起色,但没大好。现在找了好几位医婆子没日没夜的守着她,我这做妈的只盼望她能好起来。”
菀昭记得前世她这妹妹在嫁人后不久就因病去了,可惜那时她早不记得她的长相了。
“今来这,我想见见三妹妹。”
林姨娘带她到内室,“你玉姐姐来了。”
常宁/钟曦贤:原名钟希天、钟希贤(圣希天)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钟常宁悲催的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于是放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决定净身进宫。
江南人,祖籍山西,和内相秉笔太监常公公常颖光是老乡。
精于琵琶、琴笛等,音乐方面是个全才,还会戏曲。
善书法,绘画,能双手同书。
后来刻苦钻研金石,和外国人结交。
内书堂读书——司礼监写字太监——管文书房(遇到女主,人生失意)——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告老还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自尽身亡)
·好风雅,不做作,虽然会摆谱,但总体上为人谦和。识大体,懂权变。
·半路遇见了内相,司礼监秉笔太监,常颖光。一眼就相中了。干爹干儿子。
·很有魅力,脾气好,性情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贪财,但不拿脏钱,会做生意,谋取大量财富。和山西老乡做生意!
·狡诈,善于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
·识大体,政治上很懂,支持孙兆和的改革(参见张居正)
·好色,娶了两房姨太太。但宁娶歌姬,不娶宫女。(看到那些太监宫女对食的下场)
·对敌人下手狠毒。对朋友很好。遭遇背叛后仍能淡然处之。
·喜欢小孩子,把小皇帝带大的奶爸
·对身为妃嫔的女主有着朦胧的感情,甚至有了冲动。但一直压在心里面。
·吐槽宫里“四大不靠谱”,即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女主角
徐砚媖:徐秀才之女,容貌绝美,玉容纤丽,性格柔媚。不爱皇帝,深爱常宁。即使知道常宁是太监,也爱得死去活来。
初为选侍——淑女——丽嫔(与皇帝离心)——淑
喜欢半生凝眸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