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汀州府衙。
辰时刚过,汀州刺史兰虞,捂着腮帮子,吸着凉气,在府衙后堂来回踱着步子。
“胡司马还没来吗?”兰虞向身前的护卫问道。
“回大人,小的方才前去大堂寻过,司马大人还未到。”护卫小心的答道。这刺史大人今日心情不好,他不得不小心应对,否则说不定得挨顿板子。
“嘶……”兰虞捂着肿大的腮帮子,吸了口凉气,眉头紧皱,继续踱着步子。
“大人,大人,大事不妙啊!”
正在兰虞焦躁不安之时,一声同样焦急的呼唤,夹杂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到了后堂。
“大人,大人,大事不妙啊!”只见留着山羊胡的司马——胡水生,急促的蹿到兰虞眼前。
兰虞也停下了脚步,急声问道:“城外情况如何?”
“大人,自今日卯时开始,城外就源源不断的有难民前来……”
“此时我已知晓,我是想知道,这些难民的具体情况,多少难民?来自何方?若要赈济,需要准备多少粮食?”
兰虞挥手打断胡水生的话,大声问道。由于嘴巴动作太大,牵扯到肿胀的腮帮子,疼得他,又急忙用手捂住,“斯……斯”的吸着凉气。
“是,下官知错。城外难民,皆从中原而来。自卯时至辰时止,整整一个时辰,共前后来有五万余难民。”
兰虞听后低头沉思。
“唔,五万余难民……自本官在汀州上任以来,至今十年有五,嘶……可是连年都有难民来投。嘶……今日的难民,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了。”
“嘶……汀州府虽富余,但也经不起连年赈济啊,嘶……真是上火啊,嘶……胡司马,粮仓还有多少存粮?”
“回大人,粮仓新收上来的粮食,尚有两万石。只是这下季的黍谷,还未杨花,离成熟尚有两月余。这若是开仓放粮,府军就无军粮了。”胡水生分析道。
“嘶……唔,是啊,没看到我都上火了嘛!哎,本官出生农家,祖上八代都是农人。嘶……哪能置百姓们于水火而不顾,这些虽不是我汀州百姓,但却都是大晋子民。
嘶……如今大晋,虽早已名存实亡,但我等不都是当初,跟随闽越王来此就藩,而上任的吗?说到底,咱们的根也是在中原。
如今这天下,也就只剩余九州,和咱们闽越,南粤,幸免兵刀祸乱。百姓们度过万水千山,终于到得汀州,我们又岂能见死不救!?”兰虞仰天长叹,似是问胡水生,又似是在问自己。
“吩咐下去,城门施粥!”说完又递给胡水生一枚兵符,“传令刘统领,领兵至城外,建茅棚,维持治安,以防民乱!”
“下官领命!”胡水生转身出去安排了。
兰虞见胡水生出去后,又来回踱起了步子,皱眉想了想,终是放心不下,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
“左右。”
“在!”
“随我出城。”
“是,大人!”
城外,施粥的粥棚里,州府的衙役们,已经煮上了粥。五口大锅里,翻滚着冒着气泡的白米,一锅五升米,水多米少。(一升米是1.5斤)
在这粥棚旁边,正在垒砌新的灶台,四周也正在打木桩,建新的粥棚。原先的粥棚太小,已经不够用了。
百姓们端着碗,在粥棚前排着长队。他们身上穿着破衣烂裳,皮肤被晒得黝黑,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一个个枯瘦如柴,早已饿得精疲力尽。此刻只祈求官府的早晚各一次的施粥。虽然看着锅里的米粒不是很多,但这是足够救命的美味了。
“娘,我饿……呜哇……”有些孩子饿得实在难受,哇哇大哭。母亲只能抱着孩子,一边安慰,一边急得跟着哭。
“孩子不哭,马上就有粥喝了,不哭了啊……”孩子哭累了,就趴在母亲身上睡着了。也许这一睡,就有可能再也醒不来。
李皓峰和李元常,及商铺里的李家族人们,早上一起床,就听闻大批难民来到城外。顾不得食朝饭,急忙来到这城外。看到眼前这一幕,众人皆是眼眶湿润。
“家主,家主,城内所有朝食店的朝饭,都买来了。”只见李泓生疾步从城内跑来,后面跟着一大串的小推车,推车上是各种食物。
“快,快到粥棚那里发放!”李元常急声说道。说完,带着族人们,一起向粥棚走去。
将车子停在粥棚前面,那些推车来的朝食店伙计,也没有着急回去。这店里的食物,都被这李家人买下了,现在回去一时半会,也没什么事做,干脆也留下来一起帮忙。
“各位乡亲父老,大家站好队,前来领取。”李元常站在车前,朗声道。
“谢谢大善人,谢谢大善人!”
……
百姓们感激涕零,这粥还没熟,可老人孩子,着实坚持不住了。
三十几车的食物,看似很多,但在五万人面前,却是僧多粥少。
于是一人只能领一个馒头,或者领一个包子,或者一小截米,果。量不多,但绝对能让大家活下来。
大人们领到食物,转身便给了自己的孩子,孩子饿得太久了,自己还能扛一扛,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下去……
李皓峰看着眼前这一切,心如刀割!他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前世生在全民小康的和谐社会,虽说也有穷人,但至少还有书读,有地种,能活下去。
这一世出生至今,虽然知道天下不太平,战乱频发
喜欢小地主大皇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