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虽然走了,但他们很快就会再来,下一次,蒙古人就不会满足于仅仅围困中都了。
蒙古的第三次伐金将会兵分数路,扫荡整个华北平原和山东地区,史书记载,蒙古的这次扫荡杀戮极重,动辄屠城。
在山东,只有山东东部平原地区有少部分地区幸免于难。
为了避开蒙古人的兵峰,获得更多的发育时间,陈宪只能将下一步的开拓目标放在了山东东部。
占领蒙阴没有什么波折,这个县是个穷县,这里的豪强也没什么力量,县城也防御薄弱。
拿下蒙阴之后,陈宪再次停止了进攻,他需要县消化新泰和蒙阴两县的底盘。
和在莱芜一样,陈宪将新泰和蒙阴两县的女真,汉人地主全部或杀或驱,将两县的土地和城寨全都捏在了手里,同时将这两县藏在民间的粮食和财富也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以铁血手段在两县确定了自己的统治之后,陈宪选择地势开阔,周围耕地肥沃而集中的城寨,建立镇一级的统治机构,并在选定的城寨中修建砖窑,烧制城砖,又从莱芜运来水泥,对这些选中城寨进行加固,又在这些城寨的墙头安装铸铁的火炮。
除了旧有的城寨,陈宪还选择地势开阔,附近河流水力充沛的位置修建新的城寨。
他采取引导和强迫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将一些小村寨和流民迁移到新建城寨中,一方面为新建城寨增加劳动力,一方面也算是以工代赈,另外,这些人在新城寨建成后,也是填充新城寨的居民。
等到两县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陈宪从新泰和蒙阴两县,半雇佣半征调的抽调大量年轻人,送去莱芜沂源的各个水力工厂当学徒,让他们在工厂里接受业余教育。
一些年纪较大的,比较老实的青年,则被陈宪雇佣成立了一个个建筑队。
陈宪在新泰和蒙阴的各条河流上选择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修建水力工厂,这些水力工厂除了部分炼铁锻铁厂之外,大部分都是水泥工厂,陈宪要在山东东部平原上铺满城堡,没有足够多的水泥厂是不行的。
陈宪还在新泰和蒙阴两县四处探矿,寻找煤铁矿,在后世,这两县本身就盛产这两样东西,现在陈宪只是要把它们提前找出来。
对于新泰和蒙阴县城,陈宪也采取了和莱芜县同样的政策,允许他们获得除了司法和税收之外的一部分自制。
这两县的县城大户很快也尝到了议会(督政院)选举制度的甜头。
经过这一些列的动作,新占领两县的穷汉和活下来的富户都基本上安定下来。
……
时间飞逝,转眼就来到了崇庆元年的秋天,陈宪调兵遣将,迁移人口,自己也是东奔西跑,终于完成了对新泰县和蒙阴县最基本的消化。
他在新泰蒙阴两县加固和兴建了一共三十多座人口在三千到五千之间的城镇,从沂源莱芜两县抽调了三千多户,一万多人口,分散布置到这三十多座城镇中,组成了这些城镇的第一届政府,并在每一座城镇都建立了一座中心学校。
这些中心学校,从新泰蒙阴两县的十三四万人口中,一共招募了上万人的学生,在冯丑看来,这些学生才是他最重要的收入。
这些学生,只要进入学校,就能住校享受免费的食物,还能为他们的家人换取工作的机会。
陈宪还从新泰蒙阴两县招募了上万人的新兵,这些新兵年纪都在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的未婚青年。
这些青年以参军为条件,为他们的家庭换取十亩地的股份职田,和进入农业公司劳动挣口粮和薪水的机会。
士兵们进入军队后,并没有马上被投入正规军,陈宪组建了新兵营,对这些新兵进行训练,新兵的训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军事部分,在下午举行,一部分为文化学习,在上午进行。
陈宪的军队可以说是受新式教育的人最多的地方,所以训练新兵教师是不缺的。
蒙阴土地虽然不够肥沃,但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陈宪调集人手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水力工厂。
最后,留给各镇农业公司的,只剩下了三十五岁以上的壮年和老人。
好在陈宪从莱芜和沂源送来了大量的重犁和经过他改进的优质农具,不足的劳动力则被妇女补上。
就在陈宪刚刚喘口气,准备休息几天的时候,一个既惊人又在预料之中的消息从北方传来。
蒙古人又来了。
崇庆元年七月,回草原休整了整个夏天的蒙古人再次发动了针对金国的东征。
不过这一次蒙古人的进攻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围困了中都几个月之后,在京畿地区劫掠一番,就再次撤退。
据说金军的这次撤退是因为成吉思汗在指挥作战中受到了箭伤。
陈宪不理外面的变化,他抓紧时间的进行着自己的计划,现在对陈宪来说是极好的发展机会,金国人在蒙古人的压力之下,内外交困,政权更迭频繁,根本顾不上他这种只在几个偏远县里闹腾的小虾米,而蒙古人此时和他中间还隔着个金国,而且他们根本就还没有统治中原的意识,自然就更不会来理睬他这样的小虾米,他此时可以尽情闹腾,绝不会有人来干涉他。
新泰和蒙阴两县的建设初步步入正轨之后,陈宪突然离开了新泰县,返回了沂源东庄子。
返回东庄子后,陈宪展开了对东庄子的改造,他在东庄子城墙内的空地上规划修建了整齐的砖瓦小
喜欢求活在金朝末年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