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范弘道的以下犯上,顾宪成怒极反笑,或许他是用这种方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他的经验来判断,令人捉摸不定的范弘道固然可怕,但看起来有恃无恐的范弘道更
可怕。
阴沉着脸,顾宪成反问道:“这些话,都是别人让你说的?”在他想来,如果没有大人物指使,范弘道如何敢这样对着自己叫骂?不得不说,同样性质的判断错误,顾宪成真是犯了一遍又一遍。说到底,还是顾宪成自视太高,瞧不起范弘道,从来没把范弘道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思考问题。所以总
以为范弘道单纯是大人物打手,没把范弘道看作独立一份子。
范弘道嘴角挂着嘲讽的笑容,用着比顾宪成还要骄傲的派头说:“没有人指使在下,这只是在下的一点个人想法,顾大人有什么不满吗?”
顾宪成又是差点一口血吐出来,你一个小小监生随便推荐了一个礼部尚书,然后问我文选司郎中有什么不满?谁给你的勇气?
想象一下,大约就相当于后世一个东城区事业编小科长对中央组织部主管干部任用的核心局长说,你有什么不满?
顾宪成很想搞清楚,范弘道这样说话的核心逻辑是什么,于是再一次压下怒气,咬牙切齿的反问说:“如果本官不满,你又能如何?”
范弘道此时就很淡定了,也没有再叫骂什么,只轻飘飘的说:“那么很简单,在下也放弃监生历事的履历,不去聊城上任了!”
顾宪成忽然有点慌,差点脱口而出,你怎么可以放弃?
他费劲心思,好不容易选定了聊城这个地方,又能堵住外人的嘴巴,又能给范弘道挖坑设陷阱,各方面招呼都打好了,就等着范弘道去上任,然后直接掐死!
但如果范弘道甩甩手不去聊城了,那岂不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要知道,在京城有首辅撑腰,很难彻底收拾范弘道,所以才必须要把范弘道调离出去。
想至此处,顾宪成不得不问:“你不去聊城上任,又意欲何为?”
范弘道也很实在的回答:“当然是回国子监继续读书啊,然后等着两年后的京城大比。”范弘道本质上仍然是监生身份,历事监生当然有放弃历事的权力,然后回国子监读书,可这当然不是顾宪成所想见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也是顾宪成“求着”范弘道
去聊城。
不过顾宪成忽然又醒悟过来,他险些被范弘道带到沟里去了,质疑道:“礼部尚书之事,与你去聊城上任有什么关系?”“嘿嘿嘿嘿。”范弘道莫名的笑了几声,“在下推荐了赵老大人为礼部尚书人选,你顾大人如果不给面子,非要从中作梗,那么也休怪在下不客气了!去聊城上任这点前途,
在下也不要了!”
范弘道今天站在面前罗里罗嗦的说了半天,顾宪成还是云山雾罩,根本没明白范弘道究竟说什么。当下他又忍不住怒气了,拍案喝道:“你想怎么不客气!”范弘道骂都骂过了,岂能被吓住?针锋相对的说:“明人不说暗话,你顾大人不过小小五品郎中,却敢在庙堂上搅风搅雨,动辄抗衡阁部,所依仗的不过两点而已。一是人
多,二是舆情。”范弘道说的也没错,大明太祖皇帝进行制度设计时,担心高官权臣坐大,所以设计出“以小制大”的体系,给了御史、给事中等七品言官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特权,又严禁官
员堵塞言路。两京言官群体加起来有一二百人,人多势众又有监察权,很容易造成舆论声势。所以纵览大明庙堂,经常可以看到高官显贵被言官弹劾得灰头土脸、甚至被迫辞职的场景
。
目前顾宪成所代表的清流势力,主体就是言官群体,如果几十言官团结成一股力量,那绝对是不可小觑的势力,甚至足以让内阁顾虑多多。
又听范弘道傲然道:“如果在下回到国子监,发动几千监生,时时刻刻盯着顾大人你们这伙人,动辄堵着你们官衙府邸大门,就问你怕不怕!”
顾宪成登时就变了脸色,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真的有点被吓住了。
范弘道在国子监的威望和号召力,是无可置疑的。当初范弘道带领监生群体上街,逼礼部尚书沈鲤辞官的事情都干出来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干的?
范弘道口气越发的不屑:“在下推荐赵老大人,你顾大人如果对此不满,还能有什么作为?无非就是发动科道同伙,像一群疯狗一样撕咬,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
那在下也可以啊,在放弃历事不选官了,直接回国子监去!拼人数,吾辈有数千监生,日夜围攻你们几个清流,还怕你不成!”
顾宪成脸面阴晴不定,范弘道先前所说确实一针见血,清流所依仗的真就是人多势众和舆情操纵两大法宝。
但如果有人能召集起几十倍上百倍人数的读书人,哪怕是扑街读书人,他们清流又怎么能骂得过?更别说这群读书人如果有来自最高层的默许。
至于进行动用特殊权力进行镇压,那更不可取。要知道,清流就是靠荣誉形成凝聚力的,一旦对读书人动手,那么清流的根基也就彻底崩坏了。范弘道很江湖的指指顾宪成:“你不给我面子,那我也不会再给你留脸面了,大不了大家一起撕破脸让别人看笑话!我就一个小小监生,丢脸就丢脸,不知道顾大人你受不
受得了。”
“混账!混账!”顾宪成忽然爆发了,直接掀翻
喜欢大明狂士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