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见其赞同,心中方安,道:“汝能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而非专攻申韩之术,吾心甚慰。只是,老夫有一疑问,汝可能为吾解惑?”
窦辅忙道:“万万不敢当师兄此言!师兄只管请问便是。”
荀爽满意道:“好!老夫并不曾传授汝兵法战阵之策,汝方才对答之间,却多有借鉴。汝从何学来?”
窦辅面现悲戚之se,道:“不敢欺瞒师兄!此乃当年叔父{张敞}临去之时,赠与辅之六韬,要吾用心研读,切不可告知他人!故此,一直隐瞒至今!”
见窦辅如此说,众人皆恍然。荀爽道:“原来如此!受人之托自当忠人之事!老夫岂会怪罪!”
荀爽亦道:“汉升此议甚好!这九嶷山可是上古舜帝归葬之处。今岂可过而不入。当去,当去!子升,意下如何!”
胡腾一时还未从伤感中清醒,正在迟疑。何颙亦玩笑道:“子升!既到汝乡,岂可怠慢友人,吾往返零陵数趟,汝皆未曾尽情招待一回啊!若再推辞,吾明ri便回雒阳!”
胡腾正yu答应,那小胡华拉着胡腾裤腿,轻声道:“爹爹!华儿要去嘛!要去嘛!”
众人大笑,胡腾亦摇头笑道:“去!同去!若不答应,只怕会被埋怨死!”
这时,窦辅开口道:“父亲!孩儿尚在居丧期间,不宜出游。多有不便,就在此等候!还请父亲见谅!”
窦辅到底会不会去呢?又会有什么理由去呢?yu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申韩之术:指韩指的是战国后期的申不害和韩非,他们是当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君王驭臣之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申不害在韩为相19年!韩非子入秦,李斯害怕其才学超越自己,yin谋杀害。若有兴趣可以找资料读下,非常不错!
2.孙吴:指孙子和吴子!即孙武与吴起!皆著有兵法,一为孙子,一为吴子!
孙子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呵呵,后隐居红尘家乡穹窿山著孙子兵法!
3.郑康成:指郑玄字康成。师从马融,与卢植同门。绝对的汉末第一经学大师,后人称之为郑学!在泡饭三国--汉末名臣篇另详述。
4.六韬:指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具体分为: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汉初三杰之留侯张良的故事---孺子可教!早年得到的传说中的黄石公兵法,即是六韬和三略!呵呵,厉害!此书与上面提到的,孙子,吴子,加上另外的《司马法》《三略》秦太尉尉缭的《尉缭子》唐李靖与李世民的《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其中司马法失散,但在汉末曹cao,郑玄还以此为依据,著书立学!
5,喜欢历史军事的可以来此了解下!晚上还有一更!
喜欢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