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给他的直接感受就是:多么现实的一个遥远高度。这种高度若隐若现地拉动着一个距离,使这距离是那么扑朔迷离,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说它近,它近乎就在眼前;说它远,它远的让人的想象都无法企及。
他的名字叫李若卿,有着一颗在小领域孤独摸索的幼小心灵。他的所有积累几乎都来自那个局限性的生活里。
八十年代,他居住的这片土地,依然像是未被开发的空闲之地,没有多少期盼。人们依然停留在古老的窑洞下面,迎着黄土,进行着淳朴、纯真、浓郁着乡土气息的农耕生活。他们生活在上天赋予的生身之地,整日面对着的是黄土,谈着的是土地,一切像是完好的、完整的,特定领域环境下的美好运转模式。这看似未被打破的体系,似乎是经不起考验的。
起码在李若卿这里是不符合的,在他身上找不到这样的影子。他同样面对着充斥在人们思想里的黄土地。他一直在成长,没有短暂的停留。闻着黄土地的气息,捏着黄土,看着黄土地,却丝毫从未对这产生兴趣。这倒并不是他不乐意,或是他不想和这些打交道,而似乎是未知领偏了轨迹。
他从小便对未知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思想体系里像是装满了数不完的迷,疑问成了他的忠实“伙伴”。任何简单看似习以为常的事,在他看来都充满了好奇。而他并不知道,就是这次神秘之旅,却成了他新生命起点的符号,最终给他确立了一个新的方向。他将为此付出代价,并将继承,后面还有多各异的道路等待着他自己去摸索。虽然生在这看似封闭的地方,但这不是永久,总有某些信息可以透过阻碍延伸进来,而这次便成为了一个契机。
很明显,当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耕收获的时候,他却不安起来,或许他多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做别的事情似乎偏差了农耕的范畴。然而,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状态下是无法真实发掘他内心渴望的。唯一的表现形式便出在他自身,他所表现出来对事物的强烈求知欲和对事物的探索兴趣,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他的动手能力。
他只会瞎鼓捣,甚至搞些小创作。还在父母的亲戚朋友眼里,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捣蛋鬼。他们不明白她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难以理解他的做法,责怪是避免不了的。然而越是这样,他贪玩、好动就越发不可收拾。之后他投入到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尽情地感受着时代的精彩魅力,生活的态度带给自己的快乐。
而父母此刻的放任、疏忽,则更使得他如鱼得水,一年四季都不消停。只要有闲暇的功夫,总是会和小伙伴没日没夜地玩耍,搞些小制作,似乎这个阶段只有玩耍才能发掘他内心的秘密。
当有了这次意外之旅后,给他的启示远远大于收货的斯石英。小小的年纪,幼小的心灵,当看到人们为了争夺所谓的利益而相互勾心斗角,人们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人们对生活的迁就,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疑惑:难道这些就是作为在浩翰宇宙中地球上的人们所应有的现象?
这只是暂时,他不知道真相。
也许只有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很快,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教学的安排需要,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本名为《自然》的教科书进入了课堂。李若卿有幸成为了这本书的受益者,行动者,并无形中为它服务,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
除了他,包括老师在内的许多人根本没有在意。他们都觉得这很平常,在小学增加这样的科目,只是拓宽知识面,并不能说明什么,会有什么改变。而当老师讲授到关于宇宙与地球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一章节的时候,许多同学翻开这一页表现得习以为常,却引起了他极大的关注。
书中大致介绍了宇宙、银河系、九大行星等一些基本内容,以及人类可观测到宇宙广度、深度和光年等基本概念。这是李若卿生平第一次接触、认知这样的知识,比他之前了解的那些浅薄知识要更加系统,使他耳目一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翻着这本书,听着老师的讲解,热血沸腾、叹为观止,甚至用期盼的目光盯着老师不放,以此想要获得更多。这边老师看来,书中提供这些知识内容,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了解,认识人类生存的地球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没必要深究。而老师却不知道就是这些知识反而更加坚定了一个少年的信念、热情。
后来李若卿把这本《自然》珍藏起来,刻意的时候总会拿出来认真回味一番。这是他获得那个世界的信号的唯一窗口。
可是,美好的愿望总是短暂的,这些“基础设施”很快就又被打破。
六年级的时候,一个烈日灼烧的响午,他和几个伙伴在一面颓废的墙角乘凉,正在闲聊。这当中有年龄稍小的,也有年纪比他大的。其中年龄最大的少年捧了一本名为《外星人探秘》的书。黑色的书皮,破旧不堪,醒目的几个大字,外加印在上面的所谓是外星人的模糊形象,加上泛黄粗糙的书页,显然是没有经过精致的装帧设计,似乎也在述说着它历经的变迁。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讨论书里内容的热情。
看书的少年是个初中生,他上了初中之后才有机会接触到外村同学,这本书便是他和外村同学借来的。少年仔细看着书中的文字,不断翻着书页,显得很有学问,并绘声绘色的给
喜欢我就是外星人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