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父听了周宴卿的话,点着头说道:“应该的。有这口井凡事便方便多了。价钱高一些也是正常。”
乔母不解,道:“打一口井也要不了几两银?虽然比买水要贵,可是要方便不少啊,为什么没人想过在院里打口井?”
周宴卿笑着说道:“这书院附近的房子贵得很,都是出租的多,一般都是学子们租着读书的。租住的人谁会想花钱替别人打井?而主家也不太愿意。打了井,占地方不说,万一出个什么事,有人投井投毒什么的,衙门还要找他们谈话,多一事不如省一事了。”
看二人若有所思,又说道:“在这能有套房子的也都有能力在城里购一套了。而相同的价钱在内城都能买到大一倍的房子了,也没人愿意把这里的房买下,所以都是出租的多。学子们也就是在书院开课的时候租用几个月罢了,放假的时候这里几乎是空的,安静得很。这里吃住毕竟不如内城方便。”
乔父乔母听了连连点头。
跟着在院子里逛了起来。
这院子不大,总共就一进半。花园也没有的,房间倒是有好几间。
这地方寸土寸金,连吃水都要花钱买,哪家都愿意多建几间房间,好多招几个人来住,以便能多收几个房钱。院里极少有人会下力气去整治什么花园亭台的。
像乔明瑾买的这般大的院子,有些有能力的学子。会整套租下来。也有些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分担着租的,也好分摊些房钱。一起住着也好相互探讨功课又能做个伴。
院子虽不大,但房间都大得很,就是隔一半出来做书房都大得很。
乔父乔母逛了一圈,很是满意。
他们一行人在院里逛着,除了他们一行人的声音,半丝听不到外头的声响。环境很是清幽。
乔父很是满意。要做学问写文章,没个安静的环境是万万不行的。
孟母为了儿子有个好的读书环境,都一迁二迁三迁的,这处院子买得好。很是安静。没有半丝吵闹。
乔母倒是担心安全的问题。
“这附近住着不会有什么事,会不会有人闹事什么的?”
周宴卿笑了笑,道:“伯母尽可放心。这是书院所在地,十之**都是学子。住进来后。里长、书院都会派人来登记。为了学子们有个好的环境。日夜还有人巡逻,伯母不必担忧的。”
乔父也横了乔母一眼:“肖小谁会到这里来?城里的有钱人多得是,那铺子也挤着挨着。谁来这里?来偷两本书吗?”
乔母讪讪地笑了笑:“我不过多问两句罢了。”
乔父也没理他。逛了一圈,捡了一间面南朝比的大房间坐了。
这处院子当初买的时候就有一些简单的家具,床、桌子、椅子、书柜、衣箱这些都是齐全的。虽旧了些但还是能用的。
之前都是租的学子,屋主一般会帮着学子们配齐这些。你也不敢指望一群呆头呆脑的学子去买桌椅床等来用。这些又不能搬走。
书呆们大多背着书箱,再抱着几件衣裳就来了,哪里还会去买什么床啊桌啊椅的。
所以屋主决定卖这处房子的时候,家具也都留了下来,这些半新不旧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好木料,拉走还费事又占地方。
后来周宴卿帮着买来后,又派人过来打扫添置了一些东西,就是厨房里的东西也都是齐全的。
只是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来住,铺盖倒是没买,米缸也是空的。
乔父乔母又对着周宴卿谢了一番。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因有器具,打水也方便,乔明瑾带着明琦把锅具洗了一遍,添了水,准备煮水泡茶。
杯子虽有,但没有柴火,也没有茶叶。
云锦便自告奋勇去买。
而乔明瑾和乔母则按着周宴卿的指点,去巷子口看有没有人挑柴火来卖的。
母女俩运气很好。果然巷子口有两个半大的娃子挑了柴摆在那里。
两人也没有吆喝,就地摆开,两个半大小伙子蹲在那里等着生意上门。
乔明瑾见了,不由想起她那段砍柴卖柴的岁月。
一担柴火能卖十文钱,她捡了一牛车的柴火能卖五六十文。靠着卖柴母女俩度过了最开始那段艰难的时光……
乔明瑾正感慨着,乔母那边已经是在问价了。
“婶子,买柴?这柴不贵,十五文一担,若两担都买,给二十八文就行。”
两个半大娃子,一大一小,大的能有十四五岁,小的也有十二三岁的模样。
乔母左右打量两个小伙子,问道:“你们是兄弟俩?”
大的那个瞧着是个机灵的,笑眯眯地点头说道:“婶子你眼光真好。我们正是兄弟呢。婶子是刚搬来的?我以前没见过婶子呢。”
乔母笑了起来:“这里住的难道你们都认识不成?”
那个小的,见乔明瑾母女俩不像坏人,也有胆说话了,仰着头道:“我们天天来这里卖柴,我大哥只要看过的人都能记住呢。可是我们从来都没见过你们。”
乔明瑾听了也笑了起来。
道:“我们确实是今天刚搬来的,家里没柴火,来买一些。你们这柴可比集里贵呢。”
那哥哥急忙说道:“姐姐说得正是。比外面贵了几文钱。只因这里离集里远,也不让随便摆摊,那里长也是瞧着我们兄弟老实本份,才让我们到这巷子口来卖的。”
乔明瑾笑了起来,这便是物以稀为贵了。
读书人大多酸腐,觉得跟银钱打交道
喜欢嫌妻当家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