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若是拒绝了宋国的提议,首先在道义上辽国的国王就会站不住脚,甚至说不定还会遭到人民的唾弃也说不定,如今的百姓在经过了十年时间推行普教之后,虽然识字率不像后世那般高达几乎百分之百,但也有个百分之四五十左右了,在这种状态下,百姓并不是白痴,他们也懂得了许多原本不懂的东西,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可不好骗,同时各种各样的思想在人民的思考中被创作出来,有的人正愁国泰民安没机会用呢,辽国若是动乱了,那不是给这样的人士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么。
但是辽国的皇帝却不那么想,除了资本回收这个问题之外,辽国皇帝的面子也是要的,虽然宋国和辽国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在等级上是要低了一级的,但这只是在国际上如此而已,辽国的国王在国内从来不自称国王,而是称皇帝的,言必称朕,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从来不把宋朝叫做宋朝而是叫做宋国,宋朝也知道这一点,但也不明确反对,毕竟有了实力,谁都不想屈居人下不是?
更何况虽然辽国国王虽然在自己的国家内称自己为皇帝,但在给宋朝的国书中还是十分老实的用臣弟这个字眼来表示两国之间的关系的,只要明面上过得去,谁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太过苛责,毕竟辽主控制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国,太过苛待,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宋朝对于辽主的所作所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双方都保持了这样一份默契。
因为如此,要想让辽主放下尊严,仅仅因为宋朝的干涉就跟金国人谈,那也太过分了不是?再说就算君士坦丁堡的利益平分,众人一起得利,那金国得利辽国人还想得通,毕竟他也在君士坦丁堡投资了不少的军火,获得一部分收益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宋国人一枪一炮不出,凭什么在君士坦丁堡也可以建立租界?这就让辽国君臣很难接受了。
这就等于是宋国人靠着一张嘴便换回了上百万贯的利益啊,这也太赚了不是,因着以上两个原因,辽主也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答应,可以说宋国的提议是让辽国人左右为难,这件事情也就只能那么拖着了,虽然拖着也需要花费钱,但好歹面子上过得去,对此宋金两国也毫无办法,只能跟着辽国耗下去,双方都在君士坦丁堡外停战,但是兵不卸甲、马不归原,继续在君士坦丁堡待着,处于一级作战状态之中,这样一来,虽然不发生战争,但军队依旧在正常运转着,粮食自然也需要从后方运输进去,在这种状态下,辽国的损失还是十分严重的。
为了这么一点点的面子,而耗损国家实力,这着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辽国却没有办法,有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他的思维并不能仅仅只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以赚不赚钱,亏不亏本来计算,他还需要思考到人心和社会价值上去,若是现在同意,辽国人就会认为自己软弱无能,屈服与宋朝的天威。
若是这个印象在百姓心中扎了根,那么对于辽国的影响将会是十分深远的,那些叛乱地区也会更加反抗激烈,到时候又要损失多少兵马粮饷,这是算不出来的,思想会改变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族群,直到改变文明史,它有的时候往往要比武器更加令人害怕,这也是耶律洪基始终不敢宣布停战,进入和谈的原因。
不过打却是真的不打了,如今君士坦丁堡中有金国人的支持,武器装备十分充足,若想要攻下来,唯有用大炮持续不断的进行轰击才有可能,辽国可不像宋朝那么土豪,一场战斗中上百万发的炮弹能够就那么豪不心疼的扔出去,辽国人可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只能暂时停战。
这一停战,倒是让君士坦丁堡的人发现了商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原本以为自己这一次显然是要城破国灭了,却没想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在这个时候竟然选择援助了他,他非但没有在这次战斗中灭亡,反倒因为金国的援助而获得了大量的军火,还有大量的水泥和军资,凭借着这些水泥、钢筋、混凝土,整个君士坦丁堡在城池之内又修建了四道城池,将整个君士坦丁堡打造的如同一个铁桶一般,称得上是整个巴尔干半岛防御力最强的一座城市了。
而现在战事稍歇,拜占庭帝国的奢靡之风便又重新开始刮了起来,人们继续载歌载舞,在金国的保护下,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兵临城下的首都,反倒像是一个太平盛世下的国际大都市一般,而拜占庭人也很快把生意打到了住在君士坦丁堡外的辽国人身上了。
如今驻扎在君士坦丁堡城外,隔波尔慕斯海峡相望的辽国大营之中,约莫有三十万左右的军队,除此之外还有四十万左右的劳工,是服务辽国士兵的,主要负责运输粮食和一些娱乐设施从业人员,人口基数十分的庞大,这么多的人,便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尤其是现在停战了,许多君士坦丁堡城中的妓女便有了想要跨过海峡去做生意的意思。
毕竟如今的君士坦丁堡虽然没有灭城的危险,但是大多数的平民还是十分胆战心惊的,再加上连续的作战早就让君士坦丁堡的官吏将他们身上仅有的余钱榨干净了,想要嫖妓自然也是不可能,至于贵族那玩的是高级妓女,像他们这样等级十分低下的妓
喜欢平淡为官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