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川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手机响了。掏出一看,是编辑部的余建阳的电话。余建阳是编辑部的普通编辑,也是一个80后,长纪小川三岁。
余建阳找纪小川也没别的事,就是约纪小川参加一个同学聚会的饭局。也许是怕纪小川不肯赏脸,余建阳随即又抛出了一个“诱饵”——有新闻爆料。
果然,纪小川一听有新闻爆料,便爽快地答应了。
说起来,对记者而言,新闻爆料真的比酒肉更有诱惑力。谁都知道,记者的功力和荣誉,都在而名,是记者普遍的成名轨迹。
然而,不管别人信不信,至少纪小川相信,现在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除了要有较好的文笔功力,还有许多机缘的东西在起作用。
纪小川想以文成名,自然没错。问题是,现在要想写出惊时之作,谈何容易。
新闻人都知道,时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新闻富矿日渐稀少,许多记者早已患上了“线索焦虑症”。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一些记者对新闻线索进行过度发掘,对新闻事件进行过度阐释,甚至对新闻人物给予过度渲染,由此造成的次生伤害就不断发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记者编辑们早已把新闻产量、吸引眼球之类的考虑,放到了惟此惟大,不及其余的位置。
下班后,纪小川打的到了人民路上的四环大酒店。
纪小川来到包厢时,里面已经有了四五个人。这几个人,用不着余建阳介绍,纪小川都认识。其中的三个,是市里几个机关的副科级干部。另外两个,也在云滨市的商界少有名气。应该说,他们都属于在这个城市里的“80后”中的成功人物。
说起来,在一年多的记者生涯中,纪小川接触过不少的科级干部。心里清楚,这个层面的干部,在云滨这样的中等城市,算是不大不小的官员,且群体很大。
再往上,是处级和厅级官员。实职厅级干部,简直屈指可数;处级干部,除了内部粮票的,职数也非常有限,算是非常风光的人物了。正因为上面的两个层级职数有限,在云滨,科级干部实际上就已经非常接近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了。
谁都知道,越接近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往上走的机会就越少。在云滨市这样的中等城市,升到正科级,似乎刚刚起步,又似乎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所以,在纪小川接触过的科级干部中,年龄段拉得很大,有20多岁的新生代,也有50多岁的资深科长。在科级干部任上十多年不挪动的也大有人在。
相互间打过招呼,便坐下喝茶闲聊。
闲聊中,纪小川便听出,余建阳与他们都是中学同学。而今天的饭局,主角是一个名叫孙一哲的海归留美博士。博士是前年归国的,现在是一个山村的村主任。
纪小川注意到,聊起孙一哲,这几个人似乎都很感慨。
主要原因,一是孙一哲当年在班上的成绩特别优秀,一直占据“第一”的交椅,众人不免有些妒嫉;二是孙一哲的家境优越,父母都是公务员,算是官二代;三是因为前两项原因,孙一哲成了众多美女追逐的对象,看着让人眼红;四是孙一哲目前的学位最高,是留洋博士,众人自叹不如。
但说完这些,众人似乎也找到了心里的一个平衡点。因为目前的孙一哲,只是一个偏僻山乡的村官。而在座的,似乎都比他要强一点。
再说,孙一哲这次到城里来的目的,是来找他们帮忙筹集乡村建设资金的。仅凭这一点,就能让这几位曾经的追随者找到优越感。因此,闲聊了一阵后,几个同学就开始谋划怎样帮孙博士一把。纪小川插不上嘴,便坐到了电视机前。
此刻,纪小川的眼睛虽然盯着电视画面,却目中无物。因为他的心思已经落到了从未谋面的海归博士孙一哲的身上了。
实际上,刚才听到孙一哲是一个博士村官,而且有留学经历时,纪小川的脑子里就突然闪过了一个火光:这是一个有离奇故事的人。心里顿时有了迫切见到这个传奇人物的冲动。因此,他们后面说了什么,纪小川一句也没听进去。
孙一哲来到时,自然是先跟几个同学亲热一番。
纪小川站在圈子外,目光始终落在孙一哲的脸上。看上去,孙一哲要比几个同学出老一些。孙博士长着一张长方脸,浓眉大眼,穿着一件咖啡色的衬衣,个子高高瘦瘦,皮肤的颜色较深,谈吐幽默却干净利落,一看就是一个精明的人。
让纪小川疑惑的是,在孙一哲的身上,纪小川既感觉到了知识分子的儒雅谨慎,又体味到了农民的随意老到。这种感觉真是有点奇怪。如果事先没有听到有关孙一哲的身份信息,纪小川估计自己真的猜不出孙一哲是干什么的……
正冷眼旁观,纪小川突然感觉有人扯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回头一看,见一个穿着店服、模样清秀的服务小姐站在身边。服务小姐笑着问道,先生,可以上菜了吗?纪小川点了点头。
几个同学亲热一番后,余建阳把孙一哲领到纪小川的前面,介绍两人认识了一下。纪小川与孙一哲握了一下手,相互客气了一句,便一起往餐桌前走去。
饭局中,几个同学交杯接盏、谈笑风生、热闹非凡。几杯酒下肚后,众人便边吃边喝边海阔天空地谈笑起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时在包厢里响起。
余建阳在与纪小川又碰了一
喜欢命韵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