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佗跟狐偃关系其实很好,两人遇到分歧都会止住争辩。
他们只求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君上,最后让君上来定夺。
这虽然好,可晋襄公还是愿意看见他们争辩一下,然后自己这个国君再来当个和事老。
朝堂的气氛也很古怪,贾佗和狐偃互相阐述立场之后就退回人群,一片死寂。
晋襄公为打破僵局,高声叫道:“还有谁,持有不同看法,尽数说来给寡人听!”
没有人说话。
晋襄公看向一侧首位站在人群头里的大元帅栾枝,笑问:“栾帅可有不同意见?”
栾枝站出一步:“老臣无意见,老臣只愿竭尽全力为君上训练新兵,让兵强马壮,至于如何对待楚人氏族,老臣全凭君上的意思。”
这老头儿当年只是军中一名庶长。
先轸还是元帅的时候,就很看中他的才干。
换帅的时候,因为其独子先且居尚且年轻,不足以统帅三军,先轸就把重任交给了栾枝。
栾枝这大旗一扛,就是近十年。
现在先且居也长大了,可挡一面,下代元帅也非他莫属。
栾枝知道自己的位置,他没有出身名门,只是为大晋换帅扛鼎十年,任务已经完成,正在逐渐的淡出朝廷视野,退居二线。
经过栾枝逐渐的放权,先且居逐步掌握了三军大权,俨然成为了一位隐形元帅。
即便是朝廷议事,栾枝也惜字如金。
他也不怕得罪襄公,反正都要退休了。
晋襄公叹了口气,满朝文武无人提出不同意见,这也是一种悲哀。
晋国的军队很强大,但可以用来出谋划策的人却极少。
数来数去也不过狐偃贾佗二人可扛鼎。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晋襄公头脑昏乱,只在两个不同意见里择取一个出来,比较简单。
至于要如何对待楚人氏族,晋襄公其实心中早有偏袒。
这几年晋楚关系很平淡,虽然还没有到达仇恨的地步,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秦国和晋国常年打仗,楚国一直作为看客的身份,不愿意插手。
但两国在经济贸易上,却是良好的合作伙伴。
晋国对楚酒的需求量极大,楚地氏族分崩离析后,这部分需求无人可满足,大量的酒水进的都是灵国的产品。
这让晋襄公非常不满。
可他也毫无办法。
现在楚人氏族迁徙北上,来到中原,虽被晋人普遍称为楚蛮子,但若能借用他们的酿酒技术,这部分需求就能被填补。
这样,也能消弭晋襄公心里一块大石。
晋襄公思索片刻,笑道:“寡人心意已决,就依照丞相的想法来办,不过,寡人有一个条件,我大晋要借用楚酒酿造技术,这部分就由丞相去跟他们谈,同意者自然接纳,不同意者,寡人也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另谋高就了。”
狐偃一喜:“微臣遵旨。”
的确是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又能破坏灵国在楚地的建设和整顿,又能补充晋国对于楚酒的需求。
灵酒虽然好喝,但两国敌对仇视,喝起来那滋味真的不怎么样。
多了一丝苦涩和愤怒。
和楚酒的话,晋人也能得到一定的满足。
晋襄公:“丞相要注意楚人氏族要在晋国守法守规,不可违法乱纪,他们虽然是客人,但也不要得寸进尺,晋国可不是中原那些个小国家,可随意踩踏的。”
狐偃:“微臣明白,这就去办。”
晋襄公:“也罢,退朝吧!”
“君上万年万年万万年!”
大殿群臣纷纷作揖恭送,声势浩大。
退朝回来,晋襄公脸色不是很好,看着书桌案几上所摆放的几瓶灵国酒,气得一袖子将这些酒瓶甩砸在地上。
……
陈国首都——宛丘。
陈公扫视大殿,无人说话。
楚国亡了,他们唯一的屏障也就没有了。
小国弱国最悲哀的就是换大哥,逃不了以前所做过的背叛之事。
陈蔡沈这三国,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位国君都是好朋友,他们必须得是好朋友,三国合力,才能在中原生存下来。
周围都是大国,郑国、宋国、以前的楚国,现在的灵国。
无论惹怒了谁,对陈蔡沈三国来讲,都不是好事儿。
现在换了大哥,楚国倒下灵国上台,陈国也要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君上,灵国占据着南方广阔的辽土,乃天下第一强国,上次秦晋楚三强合纵,都没能攻破灵国边线,您还在犹豫什么?灵国只希望能借道入我陈,攻伐晋国,若我陈不同意,后果不堪设想啊,如何能有力量去抗衡强灵啊!”
陈国没有丞相。
因为国家太小,国君本人就可以担当丞相的职责。
陈公麾下都是陈国本地人的才干之士,出身名门望族。
由于陈国辖土一共也只有十几个邑,几个贵族都和陈公是亲戚关系。
他们相当于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陈公的确需要考虑借不借道给灵国,虽然他似乎没有选择。
但人就是这样,即便没有选择,一般也会深思熟虑,去考虑后果。
借道出去,陈国自然而然不用考虑粮草供应问题,陈国并不与晋国接壤。
灵国借道,大概率是会从陈国直达郑国。
但这也有一个坏处,让灵军过境,会惹怒晋国。
小国的悲哀大概来源于此。
陈
喜欢我在春秋当暴君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