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朱元璋抱恙在床,命朱棣主持早上的常朝。
散朝之后,朱棣便率领户部众官员,赶到应天府衙门口,命人设立了九个新币兑换处。
此消息一经公布,朝中百官,但凡脑子正常的,皆吩咐家人携带了适量的旧币,前去应天府衙门口兑换新币。
甚至,有些品级较低的京官,亲自赶到了新币兑换现场。
他们故意跑到朱棣所在的新币兑换处排队,目的就是为了在朱棣面前混个脸熟,给未来的新君留下一个支持新政的好印象。
临近午时一刻,京城许多百姓听闻燕王殿下亲自主持新币兑换之事,纷纷赶来应天府衙门口围观。
对于他们来说,朝廷这两天发生了不少大事。
就在昨日,朝廷公布了科举革新章程,又正式发行新版大明宝钞与钱币。
而科举革新的试行与新币的推行,皆由燕王朱棣全权负责。
百姓们挺高兴,因为朱棣秉政这几年,政事干的挺好,在民间的口碑不错,信誉极高。
受制于成长环境的历史局限性,朱元璋在金融方面的才能,可以说是比较差的。
首先,大明宝钞完全没有准备金制度,百姓可以拿金银跟朝廷按照官方比率换走宝钞,但却不能拿宝钞换回金银。
为了防止百姓不愿意把黄金白银兑换成宝钞,朱元璋竟然发布禁令,规定民间不得以金银进行交易,更不准物物交换,必须使用纸币或铜钱。
如此一来,百姓们只能选择使用宝钞或铜钱,不敢光明正大的使用金银。
此外,大明宝钞的发行不限量,朝廷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起初宝钞无法以旧换新,用烂则失效,后来才允许以旧换新。
最令百姓头疼的是,朱元璋规定交税时不能全用宝钞,只能七成宝钞,三成铜钱或金银。
而民间金银不足时,不得不花高价去购买,结果宝钞立刻出现了贬值。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期间,每贯宝钞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枚铜钱,贬值超过六倍。
实际上,原历史时空之中,仅五十年后,宝钞便已彻底成为废纸。
正是知晓朝廷钞法的不完善,对民间百姓的生活影响巨大,数年前朱高煦便将此中弊端告知了朱棣。
朱棣以亲王之身奉命秉政,自然是想施展一番作为,来彰显他的治政才能,收拢人心。
为了加大朝廷金银铜的储备,朱棣秉政这几年,一方面打击贪官污吏收黄金白银入国库,另一方面派人大力开采各类金属矿产,并制定了兑换与赎买宝钞的政策。
他曾在应天府衙门前设立兑换处,让人以铜钱或粮食换回民间百姓手中完好无损的宝钞。
还曾多次派人下到直隶境内的各府衙前,临时设立赎买处,按市面价格从百姓手中赎买旧宝钞。
近几年,朝廷在朱棣秉政期间,陆续从民间收回了数百万贯的宝钞。
故而,朱棣在百姓心中树立了极大的金融信誉,并借机稳定了宝钞的价值,为如今的货币改革打好了基础。
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声。
“原来是朱帮主,数月不见,在下差点没认出来,失敬失敬!”
八达酒楼的掌柜白金福,在人群之中发现了身穿褐黄色便服,如寻常商人打扮的朱高煦。
他连忙上前几步,极为恭敬的打了一声招呼。
赵俊臣守在朱高煦身旁,此时见白金福向朱高煦靠近,急忙踏出一步,离朱高煦更近了些。
朱高煦自然听到了白金福所说的话。
他回过头,俯视着人到中年而明显发福的白掌柜,微微颔首道:“白掌柜客气了。”
“如今朝廷施行了新币制,用新币交税可免一成税收,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善政呐!”
身高五尺的白金福仰起头,笑呵呵的朝着朱高煦说道。
朱高煦点头道:“白掌柜消息倒是灵通。”
数年前,以管控商人为由头,朱高煦特地报备朱元璋、朱棣批准,而后利用驸马欧阳伦的商界人脉关系成立了四海商帮。
有了朝廷在背后为四海商帮撑腰,商帮发展迅速,规模逐渐壮大,目前已有一百多家实力强大的酒楼、布坊、客栈等各行业代表加入了商帮。
而这些商帮成员的商业活动范围,几乎覆盖了大明境内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城镇。
“半月前,在下已向贵帮文书处递交了入帮申请,八达酒楼的营收账目也一并送了过去,恳请帮主督促文书处加快办理进度,在下先行谢过了。”
白金福个子不高,面白体胖,说话时一脸和气,实在难以让人生出厌恶之感。
朱高煦若有所思,回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相关情报,接着问道:“白掌柜名下是否有一家银店?”
“一个月前,在下于松江府境内收了一家银店,目前还未正式开张。”
白金福诧异道:“帮主才真是消息灵通呐!”
朱高煦没有接话。
这几年,四海商帮为他提供了很多商界情报,也为朝廷了解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消息。
有四海商帮在,直隶境内有多少家银店,他自然可以了解到。
更何况,对于朱高煦而言,金融机构是推动大明朝进步的一个强力工具。
故而,但凡与金融挂钩的私人商铺或朝廷衙门,他都一直很关注。
这次朱高煦奉朱元璋之命微服出巡,除了要接身怀六甲的王氏入宫
喜欢重生朱棣之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