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桓的创意也跟着展现了出来了。他首先向两翼的军阵传令,让他们压制上前大约有一百米的距离,而中央军阵却是静止不动的。
这样的话,孙桓军的军阵也就变成了一个品字形了。其实若是可以的话,孙桓其实可以将整个军阵变成一个深凹的如同弯月一般的弧形阵列的。也就相应地,孙桓在军队人数不变的情况,使得自己的军队的纵深也就相应地变深了,增加了军阵的整体防御能力。
然后,孙桓又向抚军中郎将孙胤发出了命令。让他将手下的一千人的庐江上甲军之中的七百人,从中军军阵之中分离出去,以横行排开的阵势阵列在自己右翼军阵的最前方,而且他们的军阵必须与右翼原军阵之间距离保持在两丈之间。然后,孙桓将余下的三百人庐江上甲军派往左翼军阵的前方去了。
本来,庐江上甲军的数量,自从周瑜创建的时候起,其数量一直都维持在二百人左右的规模的。而且,庐江上甲军当时在进攻江陵城的时候,有一半,也就一百人丧生在了于禁的手里。按理说,此时的庐江上甲军的数量,应该只有一百人才对,怎么可能忽然变成了一千人的规模了呢?
原因就在于,当时孙权看到了庐江上甲军身着一身重甲,在敌军之中所向披靡的样子,心中对之更是喜爱有加的。所以,在痛失了一半的庐江上甲军之后,他便有心要重新组建起来一直更大规模的庐江上甲军了。于是,这件事当然就交给了当时固守后方的右都督孙皎了。
以东吴的情况观之,他们确实是有能力组建一支大规模的重甲步兵队的。因为除了了需要选拔身材高大健硕异常的士卒之外,就是需要打造相应地厚重装甲了。由于江东军之中本来就有敢死军这样的装甲部队,加上征服的山越族人非常擅长铸造技术,厚重的装甲也应该是可以打造出来的。
所以,在孙晈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打造出来了这样一支数量达到了一千人的重装步兵队了。孙权依然将之命名为庐江上甲军,并且将之交给了孙晈的长子抚军中郎将孙胤去统率。
此次孙晈的出兵,也带上了孙胤,最终将他的庐江上甲军分配到了孙桓的麾下效力。这也就成为了孙桓手里用来抗衡盖猛的骑兵队的最为强大的一支战斗力了。
喜欢执掌三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