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和诸葛亮聊了好一阵。他以前读过一点《论衡》,都是以后世的观念看,看到的更多是不足。最近为了能从蔡邕那里弄到遗篇,花了些心思,又和诸葛亮讨论了一些,角度与以前有所不同,看到的更多是其超出这个时代的价值,感觉大有不同。
《论衡》没有被当世人接受,不仅是王充本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这也许是一个必然,即使是现在,儒家已经被今古文之争搞得分崩离析的时候,虞翻等人依然不怎么接受《论衡》,足以说明儒学本身强大的保守性。越是如此,孙策越是觉得有必要加以提倡,尽快敲碎儒家的桎梏。
他多次督促诸葛亮多读此书,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诸葛亮足够聪明,又天性务实,他没有虞翻等人的成见,更容易接受这种看起来有些大逆不道的思想。务实会让他走得更远,而他走得越远,越有能力将这种作风传承下去,说不定就能改变整个时代的轨迹。
他比诸葛亮站得高,看得远,可是论具体执行能力,当然是诸葛亮更强。在这方面,能超过诸葛亮的人可能真不多,就连庞统都略逊一筹。庞统好奇谋,不太喜欢这种按部就班的政务,他就适合做个军师,不适合做丞相。他们都做过书佐,庞统就不如诸葛亮严谨踏实。
过了一会儿,郭嘉走了进来。诸葛亮连忙起身退到一旁,为郭嘉让座。郭嘉在孙策对面坐下,笑道:“马孟起那么开心,捡着宝了?”
孙策收起笑容。“马孟起没捡着宝,天子捡着宝了。他立吕布之女吕小环为贵人,进而用并州军向凉州军施压,马腾慌了,写家书来,让马超尽快回去。”
“这废物,真不顶用。”郭嘉嘀咕了一句。
孙策把和马超交涉的过程说了一遍。这是他们当初计划好的,简单几句沟通了一番就结束了。郭嘉关心的倒是长安细作的部署,这样的消息居然先从马超的家书中得知,让他这个负责情报的很没面子。
“将军,长安的细作机构亟待加强啊。”
“这又不是短兵相接,不争一朝一夕。奉孝,按照预定的计划来,不要乱了方寸。”
郭嘉挠挠头,有点无奈。不过他也没有坚持,增加细作的部署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撑,孙策现在很缺钱,对开支控制得比较紧。周瑜又提出了益州方略,如果讨论通过,资源会向益州倾斜,关中就很难得到加强。孙策的地盘大了,对手也多了,各种开支猛增。郭嘉作为孙策的心腹,对此一清二楚,虽然心里着急,却也不能勉强。
“牛辅应该开始进攻匈奴人了吧?”
“快了。按路程算,军械应该进入并州了。”郭嘉估算了一下。“贾诩心思很大啊,占着并州不放,还想在凉州插一脚。”
孙策笑笑。对贾诩等人的动向,他倒是一点也不奇怪。郭嘉没和贾诩见过面,他并不清楚贾诩的真正实力和为人。对贾诩来说,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不争取一下就不是贾诩了。牛辅那蠢货,为了武威、张掖两个郡放弃了整个并州,全便宜了贾诩。
并州出将啊,郭淮、郝昭都是并州人,更别说后来的王昶、王浑父子。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牛辅那素质,在并州也没人愿意帮他,迟早还是贾诩的菜。现在他又咬住王允不放,王凌兄弟成为部属的可能性越来越低,说不定最后也会选择和贾诩结盟。
看来骗是骗不到了,最后还得打。
——
楼船在淯口进入汉水,直接驶到鱼梁洲。孙策随从太多,将在这里驻营。孙辅、徐晃等人已经早早的赶到,安排好了营地,在渡口迎接。数百人站在渡口,三五成群,看似黑压压的一片,却又泾渭分明。
孙策下了楼船,孙辅、蔡珂就抢先迎了上来,笑容灿烂,笑声朗朗。
“伯符,三年不见,你可真是一飞冲天啦。”孙辅抢上一步,拱手施礼,声音很大,眼神却有些迟疑,透着几分畏惧。孙策心中有数,孙辅既想在众人面前展示他们的关系,又怕他不给面子,反而尴尬。他哈哈一笑。“就算我飞得再高,这襄阳也是我的起点,你可得给我守好了,千万不能有闪失。”
听了这句话,孙辅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笑声更加爽朗。他拍着胸脯,大声说道:“伯符你就放心吧,只要有我在,襄阳万无一失。”他又冲着徐晃连连招手。“公明,公明,过来啊,站那么远干什么,快过来。”
站在远处的徐晃无奈,只得赶到面前,向孙策行礼。孙策点点头。“公明,房陵那一战打得好,分寸拿捏到位。”
徐晃心中一暖,再次行礼,谦虚了几句。吴懿率兵入侵,规模很小,他也只是守住防线,并没有大举进攻,双方都非常克制,伤亡不过数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战。他没想到孙策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奖他,而且评价这么高,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孙策挽着徐晃的手臂。“你家人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吗?关公身体怎么样?”
“多谢将军关心,我家人在这里住得非常好,关公身体也好,经过几次治疗,眼睛也恢复了正常,读书写字都无大碍。就是愁云长的婚事,到处相亲。”
徐晃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孙策也笑了,转身对正和尹姁、麋兰说笑的蔡珂说道:“嫂嫂,这件事你可得上点心,找个能干的荆襄女子,把关云长给我骗回来,大功一件。”
蔡珂柳眉轻挑,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
喜欢策行三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