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推出自行车,“先去小院看看阿娘。”
乔佳月坐上自行车,伸手揽住他的腰,“你什么时候考完?”
“明天最后一科就结束了。”邓迎想了想,“阿娘让我们去玩,你想先去哪里?”
乔佳月想了想说:“如果我们不急的话,我想去苏省的总理故居。”
以前看报纸上说总理故居对外开放了,她就一直想找机会去瞻仰一下,这都几年了,总算有机会了。
“嗯,还是先去唐山吧,当年那里大地震,是否重建好了。”想了想,乔佳月又改变了主意。
邓迎骑着自行车,没法看到她的表情,他知道她要去总理故居的想法,但是唐山?那里跟她有过什么关联吗?以前她也说过要去看看。
他突然有种感觉,他对乔佳月的理解太少了,纵然他们在一起,平静无波澜地走到了结婚。
不是说感情一定要波折起伏,而是他感觉两人的心还不够贴近。
夫妻两人是要亲密无间呢,还是要保持有最后的距离呢?邓迎心里也没有答案。
自行车驶出一段距离后,邓迎才压着声音问:“怎么就想去唐山了?”
乔佳月眯着眼睛想了想,“我二哥没同你说过吗?”
邓迎摇头,他还真不知道这里头是什么事。
“当年二哥、三哥还有我,都加入了权市的救援队前往唐山参与救援。”
乔佳月很少去回想这件事,那个场面真的是太悲惨了。
即使那一趟出去,很可能暴露她的异常,但是她也不后悔,说到底,她无法对这样的惨剧视而不见。
邓迎闻言很是惊讶,他没有想到是这件事。
当年他在高山大队,是从广播里听到关于地震的相关报道,那时候去救援,大雨、余震,依然很危险的。
“你们真棒!”邓迎真心夸赞道,这种事情,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值得致敬。
乔佳月抿着嘴,低低应了一声,“好多事我们无能为力啊!”即使他们努力找到埋在地下的人,努力救出来,但他们不一定能撑过治疗这一关。
而这场地震造成的伤痛,也永远地刻在那里,无法愈合。
“你们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邓迎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也能想象得出那个场面。
“那除了这两个地方,你还想去哪里吗?”
乔佳月想了想:“暂时没有想到,要不我们路上再看?”
“这也行,不过滚滚满月的时候你要回来京市吗?”
“哎,你这么一说我好矛盾。”乔佳月满脸纠结,大侄子满月啊,这么重要的事情,她这个当姑姑的不应该错过吧。
“那我们就近玩玩就回京市吧,然后再和阿娘一道回权市。”
“行,那我们好好规划下路线。”
第二天,邓迎一考完后,两人就飞快收好了包裹,跟家里打了声招呼就去了火车站。
为了避免车上无聊,他们还带了几本书,在报刊亭那边买了几份报纸。
在候车的时候,两人就坐着看报纸,了解最近的时事、政策、发展走向。
最近开全会,火车站查得严,行人少了一些。从报纸上看,全会的报告说了,要正视历史,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努力向前看。
乔佳月琢磨了下报纸,和邓迎聊了几句,觉得国家在经济方面可能还会继续再放开。
继去年的农村发展多种经营政策后,可能会有针对城镇的规定出现。
很快的,火车检票了,两人上了火车,找到了位置,才坐一会,就有人借报纸。
这很正常,毕竟不是谁都舍得去买报纸的,而且一买还这么多份。
乔佳月和邓迎在候车的时候已经把报纸都看得差不多了,也就大方地借了出去,收获了不少感激的声音。
在火车上,似乎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聊天的话题也多。
从宋同志入党的事说到水稻杂交育种专家袁教授获得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聊到亩产千斤,又说到经济特区。
这话题旋转跳跃,许多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车厢内热闹得不行。
乔佳月和邓迎微笑着没说话,只听着,不得不说,大家有些的观点还是有意思的,尤其是意见相反的两方差点就当场来个辩论赛。
乔佳月听到有意思的地方,时不时地和邓迎说两句,这时候,言论还比较自由,动不动就去揪别人话里的错处的情况比较少见了。
有人看乔佳月和邓迎把报纸都借出去了,就借了他们一些杂志看。
现在的杂志并不少,不过乔佳月基本不怎么看,怎么说呢,有些东西她看不懂,明明字就是一样的,组合起来,读起来就不理解了,还不如她写报告呢。
乔佳月坐了一会,就低头翻起自己带的书来,邓迎则在翻那些杂志,偶尔听一听别人的谈话。
他偶尔往乔佳月那边瞟一眼,密密麻麻的字和符号,就没有多看了。
两人的专业离得太远,许多内容已经看不懂了。
火车离开了京市,车窗外能看到都是大片的田野、林子以及破旧的村落。
两人坐了大半天的火车,总算到了火车站,然后请了个三轮车司机送他们去招待所。
两人放好行李,走在街道上,曾经这个在地震时几乎变为废墟的城市,短短的几年时间,又迅速重建起来。
住在这里的百姓脸上看不出什么,但那道伤疤,永远都不会消去。
乔佳月和邓迎找了家国营饭店
喜欢六零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