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伫立在甲板上远眺高丽都城的王伦,没来由的打了个喷嚏,王伦不禁暗觉纳闷,心道自己没有伤风感冒的预兆啊。
这时只见寸步不离守候在他身旁的焦挺关切道:“初来时正热,临走时却凉!哥哥这半月里熬了不少夜,要不要请安神医给瞧瞧?”
“无缘无故来这么一下,只怕是有人在骂我呐!”王伦摆了摆手,示意焦挺不要大惊小怪。他也没觉得是个甚么大事,索性开起了玩笑。
“谁敢!要不是哥哥吩咐留他们一条性命,我只杀尽了这班贪官污吏!”焦挺闷闷道:“我只当我们大宋朝堂上乌烟瘴气,哪知来到这番国,简直变本加厉满朝皆贪,连那甚么韩安仁,居然也不是个好东西,只是比李家贪得少些而已!”
“他们两个斗来斗去,无非狗儿抢食,争权夺利而已。本质上来讲,都是一丘之貉!不过奸人也有奸人的用途,也正好让高丽百姓在这半年里看看明白,谁才是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安定富足的人!”
王伦的这番话,焦挺其实听得不大明白,只是听说半年后才能见分晓,瓮声瓮气道:“还得等上大半年?岂不是须发都等得白了!”
王伦哈哈一笑,道:“你是个无须汉,哪里白得了头?”焦挺闻言憨憨一笑,伸手挠着不毛之地。
玩笑归玩笑,不过这汉子的想法很具有普遍性,基本可以代表此时远征军大部分头领的意见。大家都认为早起事早发家,何必靡费岁月。此时俘虏的高丽兵以及投靠梁山的农奴,不下二十万人,单这么养着他们,每天浪费的粮食都不在少。
“磨刀不误砍柴工,听说过这句俗语没?”王伦笑了笑。道。
焦挺闻言挠头道:“我就说说,图个嘴巴快活!这等事哪里是我去想的?反正跟着哥哥,咱们这一路走来,又何曾走过歪路?”
“你倒是省心省力!”王伦感叹着焦挺的人生哲学,渐渐再没有言语,而是思绪飞散,陷入沉思之中。
高丽国百年积余,滋润了这支原本从不曾有过海外视野的大宋头号.武装,同时也助涨了队伍里盲目自信的情绪。不少草莽出身,本没有甚么大抱负。只以“论套穿衣服,大秤分金银”为人生最高目标的绿林好汉们自信心爆棚,就是不少走投无路,暂视梁山泊为寄身之所的前禁军中下层官兵也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认为踏平高丽,不但只在顷刻之间,就是回国和昏君奸臣摊牌,也不算甚么大事儿。
但王伦此时却异常清醒,乐观自信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盲目自信就有些危险了。其实要说急,王伦比谁都急,可实际情况摆在面前,急不可耐的去经略高丽。对眼下的梁山泊来说,就像拿一瓢无根之水去浇灌一片三千里河山,洋洋洒洒之间绝对会有后继乏力之虞。哪怕最终勉强囫囵吞枣打下这片版图,梁山泊又得花费无数精力和时间来消化这个人口已过两百万的国度。而此时,依附梁山的百姓还不到二十万。
花三五个月的磨刀功夫,换来民心的发酵。将来以解放者而不是以占领军的身份出现,无疑是耗时最短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好在两位参谋的头脑颇为清晰,十分理解和拥护王伦这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计划。一致认定眼下梁山军要做的,就是在这段空当里,弥补自己身上的漏洞,以为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王伦也觉得十分有必要在合适的时候,和大家畅谈一番山寨未来的大计,以便统一一下头领们越来越混乱的想法。
话又说回来,如果终极目标是用王氏梁山来代替王氏高丽,王伦可以用余生的所有精力来完善这件大事。毕竟按照历史,高丽国还将存在两百余年,金人在灭掉辽、宋(北宋)当世两大强国之后,张力已经到达极限,最后不得已收起了马鞭,放缓了征伐的步伐。
说来这片乱世开启后的世外桃源,倒也不失为命运多舛的梁山好汉们的养老之地,看林冲一家团圆,看杨志拜将封侯,看王进奉母行孝,看徐宁饴糖弄儿……等等等等,这也算是王伦没有枉来此一遭了。
可这其乐融融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异样悲惨的大背景,数年后,王伦和其他梁山好汉们的父母之邦即将遭受异族铁蹄的践踏,从此半壁江山沦为异族放马生息之地。
当今世上,没有人比王伦更清楚父母之邦眼下已经到了何等紧要的关头!宋国君臣此时的所作所为,用十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过: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老对头辽国已经是苟延残喘,灭国只在数年之间,而金兵南下的铁骑逐渐在血战中养成气候,可惜国人还做着联金伐辽的美梦,宋徽宗这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选手,既没有让对方忌惮的实力,又无对未来的长远规划,可以说在根本没有识人之能与自知之明的情况下,一厢情愿的拉着金人来下这盘灭国大棋,显得十分不负责任。
这样一个无道昏君,却和一班奸臣贼子把持着一国权柄,决定着华夏亿万黎民的生死,夜深人静之时,王伦不是没有想过将他拉下马来,可惜投鼠忌器,自己人在家里斗得热火朝天,却让外人最后捡了便宜,这一幕让王伦觉得很是眼熟。
数百年后,灭亡了北宋的女真人后裔,会再次在辽东大地上崛起,灭亡掉另一个被内乱折腾得奄奄一息的中原帝国:大明。
惨重的教训让王伦暗暗告诫自己不能“重蹈覆辙”,他决不能接受在踏
喜欢水浒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