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大洋彼岸刮起了一阵忧郁生活风,这阵风也随着太平洋的洋流,传到了华夏大地上。
关于引进《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是这其实也只是呼声而已。
也不知道等到真正地引进了,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到电影院里去看这一部平淡忧郁的生活剧情片呢?
而且其实国内正常的商业院线其实很少会引进国外的文艺片的。
毕竟,他们连国内的文艺片都不想让它们上院线,觉得不赚钱。更何况是在国外都看起来不赚钱的文艺片。
看看那《海边的曼彻斯特》,就算被吹成那样子了,看看票房数据就知道了,现在都还没有超过1000万呢。那850万的拍摄成本,估计就打水漂去了。
国内真正有可能吸引到大量观众进入电影院来看《海边的曼彻斯特》,那也大概率是因为观众们想看的是周森。
这位被誉为华夏影坛当之无愧的新生代王者,年纪轻轻从偶像转型演员,反而突破了更高的职业生涯成就上限。就单单冲他的名字,华夏观众就有进入电影院里的理由。
这就是他的票房号召力。
但就算这样,很多媒体对于这部电影如果引进华夏的票房成绩也不会抱有太大希望。
曲高和寡,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有人却不这么想,而且这些人还很看好这部经典的文艺电影在华夏境内的表现。
环球影业的高层会议上,有关于《海边的曼彻斯特》华夏发行方案再度被摆到了桌面上来。其实正常来说,像《海边的曼彻斯特》这种千万以下投资成本的电影,这个级别的事情是不需要放到高层会议上进行讨论的。
可是奈何这部电影现在成了环球影业最有希望拿到各大奖项的文艺电影。
而且这部电影里现在的男主角也在美利坚开始声名鹊起,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和亚马逊投资的这部电影竟然钓到了这样的潜力影帝。确实,周森在他们看来是潜力影帝,并不是他们觉得周森菜,而是觉得周森还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可以开发。
特别是他背后那庞大的华夏市场。
而且哪怕是不谈商业价值,就是艺术价值,周森和肯尼斯这两个人就完全值得环球影业好好地对待。
毕竟他们投资,他们出品的电影能够战胜那些对家们的电影拔得头筹,获得大奖,那也是一种对于企业的宣传和影响。
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周森都值得环球影业重点关注。
而在这场高层会议开完之后,环球影业的人也就很懂事地跑去和华夏方面的人联系,他们在华夏选择的合作方也和周森很有渊源。
琳达国际、东森影业、新风平台。
这三个公司和环球影业快速地达成了合作协议,签订了一些福利丰厚的合作方案,他们将作为环球影业在华夏里最新的代言人。
而这些公司,都和周森脱不了干系。
这态度明摆着了,环球影业要把周森当做亲儿子来对待。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还得从环球影业的副总裁亲自跑到了国家艺术中心门口蹲合作去了。
他们想要拿到《我不是药神》的世界发行代理权。
并且许诺用环球影业最好的资源来宣发这部原本只计划在华夏境内上映的电影。环球影业的人说话也够真诚,他们甚至敢把这部电影会被宣发到南美亚马逊雨林里、撒哈拉沙漠里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其实琳达国际和环球影业的合作,更有一种各取所需的感觉。
环球的宣发业务将会在世界范围里全力配合琳达国际进入各个国家市场,特别是在美利坚,环球将会用大量的资源和宣发方案,来帮助琳达国际的各种业务和产品在美利坚里推广。
原本琳达国际就很想突破美利坚那边的互联网公司联合起来对于外来互联网公司的封锁和抵御,只有在拿下了美国市场之后,它才能真正地被称为足够强大的跨国公司。
而不是像某些只知道死吃国内市场,破坏国内市场环境的企业一样。
而琳达国际也将会帮助环球影业开辟出国内影视市场和周边衍生物的建设,比如环球影城的建设,和一些其他的基础工作。
周森是知道这些的,只不过资本这样的资源互换,他并不想参与其中太多,他只想好好地当好他的导演。
现在《海边的曼彻斯特》被环球影业大力推广到各国的文艺片市场里,而《我不是药神》则会作为商业片被环球影业从国内引进到国际去。
这个环节中他是纯纯的受益者。
而且环球影业还会尽全力帮助肯尼斯和周森去申请各种奖项,帮助他们拿下更多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环球影业的人在想引进《我不是药神》的时候,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这部电影拍到什么程度了,拍的是什么内容,甚至有谁参演都不知道。
他们就是单纯地冲着周森这个名头,就要拿下这部电影。
按照环球高层的评价和说法。
“像jackson那样的人,我没有办法想象他会允许自己出现在烂片里。”
这句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如果别人听到了,估计会很想问那些高层一句,你们连见都没有见过周森的真人,怎么就那么相信他?
不过这可能就是资本社会的通病吧。
对于一个新的潮流盲目地追捧,不管这种潮流所带来的到底是好还是坏,一直到失去热点,就换下一个潮流。
喜欢我只想当影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