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接过,打开粗略的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
这已经是从洪武初年开始,朝廷第五次提高官员俸禄了。
根据朱标的要求,这一次除了基本俸禄之外,还正式规定出了各个品级官员外出的车马费、年终奖、以及最重要的工作年限对应的俸禄提升表,以及养老金。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所有大明的官员从当官第一年开始俸禄不但会随着品级的提升而提升,还会随着做官年限的提升而提升。
而且只要你当官达到十五年,辞官荣归故里之后,每年依然能够从朝廷拿俸禄,一直拿到死。
这样的福利虽然还无法和现代社会的五险一金相提并论,但也已经远远超过华夏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了。
这也就是现在大明朝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不差这点钱,要不然就这一次提升的俸禄,就能直接把大明朝搞破产……。
其实在历史上洪武朝朝廷官员的俸禄也是有过提升的,而且不止一次,总共提升了三次。
虽然即便提升之后依然不高,但别忘了,朱元璋可是制定有对科举士子的优待政策的。
比如说减免徭役,再比如免税制度。
要不然为何大明初年朱元璋杀官杀的那么狠,但每年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依然竞争的头破血流。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官的诱惑更大。
当然也正是这个对于士子的优待政策最终导致了大明朝士绅阶层尾大不掉,走向灭亡。
甚至还一直影响到后面的清朝,雍正的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在解决这一政策的遗留问题。
但说实话在历史上的洪武朝,这种减免徭役并没有后面那么恐怖,而且老朱设置的也是临时性质的政策。
在洪武朝,即便是一品官儿最多也只能免去二十四个人的徭役而已,所谓官绅彻底不纳粮是之后经过一代代读书人的努力,让这个政策由临时变永久,免税额度不断扩大造成的结果。
所以也正是因为看过整个明朝历史,朱元璋这一次并没有放开这个口子,设置对士子的优免政策。
这一点朱标是赞同的,在朱标的观念里,这种口子一旦放开,再想要关上可就难了。
现在优免政策没有了,但俸禄上可以提高嘛。
千里做官只为财的说法朱标怎么会不懂,高薪养廉一直都是他所提倡的。
看着李善长递交上来的奏章,朱标点了点头道:“没问题,往后就按照这个给各级官员发放俸禄吧!”
“这已经是朝廷现阶段能做到的极限了,若是有些人还要贪,那我恐怕也要和父皇一般大开杀戒了!”朱标道。
“殿下放心,无论是吏部还是都察院对贪腐这一块查的很严,我相信至少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大明官员还是好的!”
“但殿下,有些事情却也要早做准备了!”
看朱标看向自己,李善长沉吟了一下这才解释道:“贪污受贿通常都是从基层开始的,特别是县令一级,因为他们直接和士绅打交道,最容易受到那些人的腐蚀。”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在基层的力量太过薄弱导致的,那些县令孤身前往地方任职,想要做事,就必须向本地的乡绅大户妥协,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便利,如若不然他们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根据吏部的汇报,现在下面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了,比如想做事就必须和那些士绅同流合污,甚至必须贪污受贿,让那些士绅抓住把柄,这样你才能有政绩才能平步青云,想做清官那士绅们就不配合你,你的政绩就不好,就无法升官,这才是现在的矛盾所在。”
“如果不想办法把这个根子解决掉,那贪污受贿之事就会永远存在,而且永远无法杜绝。”
“确实!”朱标听闻李善长此言,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这个矛盾在封建社会基本无解,因为朝廷生产力不够,无法下派太多官员对乡村进行有效的统治,必须依靠士绅阶层。
这也是所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由来。
那些士绅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村长和镇长,他们上需要向县令负责,下要负责管理百姓。
但他们可不单单是管理者,同时他们也是被管理者者的一员。
自己管自己,这听着就感觉相当操蛋。
但这就是现实。
这要是不利用手里的职权牟利,就真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阁老有什么想法?”朱标问道。
“殿下,除了大量增加衙门官员数量,而且是那种直接委派过去正儿八经做事的官员的数量,没有别的办法。”李善长小心道。
这可就又是一项需要巨大开销的花钱项目了,老李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他刚刚才把官员俸禄提升的奏章报上去,这就又来要钱来了。
而且还有一个敏感的点来自于朱元璋。
朱元璋之前的执政方针一直都是皇权不下乡,老朱作为农民出身,小时候可是没少被贪官污吏欺压,所以他才会设置粮长一职,让他们代替官府向百姓纳粮。
现在李善长提的意见,显然是要增强朝廷在基层的管理力度,这和老朱之前的行政方针可是背道而驰的。
对此朱标倒是不担心。
时代不同了,自然应对一件事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
还是那句话,工业革命让社会财富每年都在成
喜欢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