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家

首页 >> 穿越小说 >> 鲁迅的故家(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uu123.com/204900/

第四分 补树书屋旧事(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一缘起

前几时有一位在东北远处的中学教员写信来问我,鲁迅“抄碑文”的目的何在,方法如何等等,我仔细的写了一封信回答了他。话虽如此,也不见得能说得仔细,那是民国初年的事情,年代相隔颇久了,有如书桌的一只多年不用的抽屉,里边收着的东西多半忘记了,抽开来翻一下,才能慢慢的回想出来。因了谈抄碑文,我把绍兴县馆的一段旧事记了起来,因为抄碑的工作都是在县馆的补树书屋所做的,有些事情比较记得清楚的,略记数则,总名便叫作“补树书屋旧事”。

绍兴县馆原名山会邑馆,是山阴会稽两县的会馆,绍兴府属八县另有会馆在虎坊桥,名为越中先贤祠,清末废除府制,府城内的山会两县合并为绍兴县,这邑馆也就改称为绍兴县馆了。不明白是什么缘故,有些人不喜欢绍兴这名称,鲁迅也是一人,他在文章中常称这县馆为s会馆,人问籍贯也总只说是浙江。虎坊桥的会馆名为越中先贤祠,难道李越缦等人也是这个意思么?前清时因为部吏和师爷的关系,绍兴人在北方民间少有好感乃是实情,但鲁迅等人的讨厌绍兴的名称或者还是因为小康王的关系,在杭州设了小朝廷,还要摆架子自称绍兴,把这庸俗的年号硬给人做地名,这的确是有点可厌的。

二会馆

绍兴县馆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北头,这地段不算很好,因为接近菜市口,幸而民国以后不在那里杀人了,所以出入总还是自由清净的。会馆在路西,门额是魏龙藏所写,他是鲁迅的父亲伯宜公的朋友,或是同案的秀才吧,伯宜公曾几次说起他过,但他一直在外,在写匾时不知是否在张勋的幕中。进门往南是一个大院子,正面朝东一大间,供着先贤牌位,这屋有名称,仿佛是仰蕺堂之类,却不记得了,里边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因为平时关闭着,一年春秋两次公祭,择星期日举行,那一天鲁迅总是特别早起,在十点前逃往琉璃厂,在几家碑帖店聊天之后,到青云阁吃茶和点心当饭,午后慢慢回来,那公祭的人们也已散胙回府去了。这堂屋南偏有一条小弄堂,通到堂后的小院子,往北跨过一个圆洞门,那里边便是补树书屋了。顺着弄堂再往前去,后面还有房屋,我也没有去看过,虽然是在前一进里住过三年。那大概是一间楼房,因为这名为希贤阁,恐怕是供着什么文昌魁星之类吧,向来空着没有人住。我不知道仰蕺堂而记得希贤阁的名字,这是另有理由的,因为在旧日记中记有这个名字。民国六年七月一日张勋复辟,不久讨逆军进逼京城,城里的人纷纷逃难,有同乡的官僚来住在阁下,大家不答应,要赶他出去,因此那阁名也就记了下来了。

三树

会馆里的住人要驱逐逃难的官僚,本来也是小事,但是这与补树书屋很有关系,所以要说一下。旧日记云:

“七月六日晴,下午客来谈。傍晚闷热,菖蒲溇谢某携妾来住希贤阁下,同馆群起责难,终不肯去,久久始由甘某调停,暂住一夕。”大家反对的理由并不在官僚,而是由于携妾,因为这会馆是特别有规定,不准住家眷以至女人的,原因是在多少年以前有一位姨太太曾经在会馆里吊死了。吊死的地方即是补树书屋,不在屋里而是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现在圆洞门里边一棵大槐树,妇女要上吊已经够不着了,但在几十年前那或者正是刚好,所以可能便是那一棵树。这女吊的故事害得谢某不得不狼狈的搬出,可是对于鲁迅却不无好处,因为因此那补树书屋得以保留,等他来住,否则那么一个独院,早就被人占先住了去了。这院子前面是什么堂,后边是希贤阁,差不多处在鬼神窝中,原是够偏僻冷静的,可是住了看也并不坏,槐树绿阴正满一院,实在可喜,毫无吊死过人的迹象,缺点只是夏秋之交有许多槐树虫,遍地乱爬,有点讨厌,从树上吐丝挂下来的时候,在空中摆荡,或戏称之曰吊死鬼,这又与那故事有点关联了。“补树”不知道是什么故典,难道这有故事的槐树就是补的么?总之这院子与树那么有关系,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四抄碑的房屋

补树书屋本身是朝东一排四间房屋,在第二间中间开门,南首住房一间,北首两间相连。院中靠北墙是一间小屋,内有土炕,预备给佣工居住,往东靠堂屋背后一条狭弄内是北方式的便所,即是蹲坑。因为这小屋突出在前面,所以正房北头那一间的窗门被挡住阳光,很是阴暗,鲁迅住时便索性不用,将隔扇的门关断,只使用迤南的三间。这里边的情形,我所能说的只是在民六春天我到北京以后所看见的事,以前自然是别一种布置,可是我不知道,所以没有什么可说。鲁迅在搬到补树书屋之前,还在会馆北部的什么藤花馆住过,但那我更不能知道,或者去查鲁迅自己的日记,可以得知年月大概。《鲁迅日记》已经发表,有些事情我不再去查考援引它,因为那已是周知的文献,用不着再来做文抄公的工作,这里只是凭自己的见闻记忆来说,说不定会有点出入。抄碑文的事开始于民国四年,我那时也不在北京,但这抄碑一直抄到民国八九年,有一大段是我看见的,所以可以一说。

五抄碑的目的

鲁迅抄碑就在补树书屋那两间房里,当初是在南偏,后来移到北边的一间去了。他从民国元年被蔡孑民招了去,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

喜欢鲁迅的故家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四分 补树书屋旧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天启风云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鉴宝大师 传承基地 欢想世界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永恒圣王 乡村小傻子 重生初中校园:超级女学生 仙路争锋
经典收藏 雪鹰领主 大主宰 天火大道 巫神纪 全能游戏设计师 天域苍穹 星星之火,可以撩你 斗罗之我是素云涛 斗罗之无敌宗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 梦界创生 快穿之永世相随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蓝色风雨恋 北里志 剑绝九天 桃花源 都市狂少 长纤劫 女配一路碾压
鲁迅的故家 周作人 - 鲁迅的故家 全文阅读 - 鲁迅的故家 txt下载 - 鲁迅的故家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穿越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