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兼守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对于一个三十多岁的豪族将领而言,不但正直年轻力壮之时,其人生经历也是相当丰富了。也正是因为看中了他这么一点,而且他又是北原家的嫡子,在身份上也不至于被罗氏家瞧不起,于是祁答院家、高城家、鹤田、菱刈家、北原家这些豪族经过商议后,一致推举了北原兼守作为此次出使的使者。
可是在面对年纪只有二十五岁的政良的时候,北原兼守却是一点也发挥出他上述的优势来,无论是临场应变还是阅历上,北原兼守都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的家督,而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大大名。
一番商谈下来,北原兼守所代表的北萨摩、北大隅以及西日向的势力终于达成了与罗氏家联盟的目的,但是也因此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首先是,他们必须协助罗氏家将盘踞在南肥后球磨郡的相良家拿下,让罗氏家彻底将肥后全境控制起来。提出这个条件的罗氏家也理由充分,一是让北原家等势力弥补上一次出兵相助相良家、上村家的过错;二是,单凭罗氏家口头调停是未必能够阻止得住岛津家攻略的步伐的,所以必须在罗氏家全面占据肥后国剩余的半个球磨郡,让罗氏家的势力范围得以与他们的势力范围相连通,让岛津家明白到,只要罗氏家愿意,就可以随时出兵支援这些势力,岛津家才会有所收敛的。
其次,北原兼守所代表的势力必须向罗氏家支付二万石的粮食作为对上一次冒犯罗氏家的歉礼,更加是作为此次罗氏家冒着与岛津家破盟的危险而出来调停的报酬。
最后,罗氏家提出希望北原兼守所代表的势力可以在形式上臣服于罗氏家。这样罗氏家才有借口出面调停。但是这个要求遭到了北原兼守的坚决拒绝。一番争论后,最终从臣服改为了结盟。这就让罗氏家有了对岛津家与他们的冲突进行调停的大义了。
当然,对于令北原兼守所代表的势力臣服于罗氏家这个念头,也不过是政良与众家臣商议出来的进一步压榨谈判对手的手段罢了。在经过一番分析后,实际上罗氏家上下都以为此时不是直接介入当地利益争夺的时候。所及即便对方此时愿意臣服,罗氏家也要认真考虑一番的。
南九州此时的形势的确是相当复杂的。尤其是在萨摩国、大隅国、日向国、肥后国四国边境交界的地方,这里有大量的各方势力。
在萨摩国的东北地区,此处有祁答院家、高城家、鹤田家、涩谷家、菱刈家等势力;在紧邻此地的大隅国北部、西部地区,则是有北原家、蒲生家、桦山家等势力;而同样在相邻的日向西南部地区,则是有北原家、米良家等势力。最后则是南肥后与这三地相邻的球磨郡地区。则是有着相良家与上村家等当地豪族势力。
而在这些势力之外,则是还有着更大的势力。在西南面的萨摩地区,是正在急速往北萨摩甚至北大隅、西大隅地区扩展势力的岛津家。
在正南面,却是正力图全面占据大禹国的大禹国第一豪强肝付家。东南面,则是正在交战的日向伊东家与北乡家。最后则是在西北方向的庞然大物罗氏家了。
而这些大势力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西南面的岛津家。表面上是分别与其两侧的罗氏家、肝付家结盟,但是它一方面提防着罗氏家,甚至还会在罗氏家陷入不利处境下果断落井下石(对着岛津家这个想法,政良是有自知之明的,若是岛津家出现麻烦,政良也会做此选择),另外一方面则是准备入侵大隅国。与肝付家作对。
正南面的肝付家则是一面与岛津家结盟,一面提防岛津家,同时此时又支持大隅国东北面的南日向地区的西乡家对抗伊东家(历史中,日后在岛津家开始入侵大隅国,而伊东家侵吞南日向并且应邀进入大隅国北部对抗岛津家后,肝付家却又与伊东家结成了同盟)。
东南面的北乡家,则是刚刚趁着当地另外一个豪强丰州岛津家家督岛津忠广无子之际,于是北乡家家督北乡忠相将自己的儿子北乡忠亲作为岛津忠广的养子,送给了岛津忠广,并由北乡忠亲继承了丰州岛津家之位。而北乡忠相随后又退位隐居。将北乡家的家督之位交给了北乡忠亲的长子北乡时久。
于是丰州岛津家与北乡家就相当于都在北乡忠亲的领导下了。所以在实际上这两家已经联为了一家。统一了当地后,北乡家不满足于目前的领地,于是开始向西北面的都城盆地进发。就在这里,它跟同样大举南进的伊东家相遇了。
伊东家,在家督伊东义佑的励精图治下。此时已经占据了日向国中部与北部的所有领土,但即便如此,由于国土面积七成以上都是九州山地、雾岛山地等山区,而耕地面积则不足一成,虽然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海岸周围渔业也相对兴盛,但领地收入实在太低了,这对于正雄心勃勃的伊东义佑而言,显然是不足够的。
于是伊东义佑盯上了南部地区的小林、都城等盆地。此时小林盆地是由北原家控制着的,而面积更大的都城盆地则是由北乡家把持着。为了不立即触及南部所有地区豪族的警觉,伊东义佑对北原家与北乡家采取了打一个拉一个的办法。先是将进攻目标指向都城的盆地北乡家,同时还拉上北原家,甚至是相良家为外援联手对付北乡家。
此时伊东家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占据日向国南部地区,以实现日向的
喜欢战国之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