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内门公司不得不跑来与华东化工公司谈判,想与华东化工公司签订一种卡特尔模式的协议。
即双方商定价格,然后各占据多少百分比的市场,这很符合当前这个时代的商业主流形式——垄断。
当托拉斯模式无法垄断市场时,他们依旧会想方设法进行垄断,最普遍的模式就是联合竞争对手,以合作的方式为双方谋取利益。
这是一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道理是很浅显,不过此时华东化工公司占据绝对姓的竞争优势,根本无需进行合作,因为竞争只会把仆内门公司击垮,而华东化工公司最终将获得整个国际市场。
因此仆内门公司的谈判遭到了拒绝,华东化工公司不会妥协。
华东化工公司的立场,也代表着所有华东自治三省的各企业的立场,在中国市场内不会与洋人合作,不过一些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并无太明显的商品上,可以进行合作,不过仅限于国际上的。
而那些洋人显然还没有想到国际上的合作,大多与仆内门公司一般,抛出的只是中国市场上的合作。
在货运方面,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船只还不足以运输全部的商品,不过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出现,引发了太古洋行与怡和洋行的削价竞争。
以前在长江、近海各港口运载货物,每吨运价是三元左右。此时华东近海运输公司一出现,太古洋行、怡和洋行把运价降低到了每吨一元。
此前怡和洋行、太古洋行以及旗昌洋行就对轮船招商局进行过这样的削价竞争,结果美国旗昌洋行出现亏损而倒闭。不过怡和洋行与太古洋行的资本可比旗昌洋行要高得多,他们能够长时间支撑。
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的削价让华东自治三省的货物得以运输到各地市场,同样也给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带来了发展的时间。
除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还有一个轮船招商局也在参与运输,轮船招商局大概有40的股份属于华东自治政斧所有,其后被出售给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因此上海轮船招商局也属于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掌控,其码头、仓库也提供给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货船使用。
不过上海轮船招商局的那些股东显然受不了这样的削价竞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是亏损的。
上海轮船招商局可不像华东近海运输公司那样有华东集团的输血支持,因此导致轮船招商局的股价大跌。
不久轮船招商局就因为经营不善,外加竞争激烈而破产,被华东近海公司以150万元的白菜价收购了其余60股份的资产。
主持华东近海公司的郑观应在吞并了轮船招商局这个让他倾注了诸多鲜血的产业后,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对于轮船招商局那些老旧轮船,郑观应一律裁撤,并转手卖掉。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格局下,那些老旧轮船亏损最大,运得越多亏得越多,自然是裁撤了好。
同时郑观应得到了华东自治三省的实业家们的支持,这些实业家将一些已经取得竞争优势,不会因为运输成本提高而失去竞争力的商品交给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运输,运输价格提高到了每吨1.5元。
虽然运输价格仅仅是提高了0.5元,但这却可以让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脱离亏损,因为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货船很先进。
货船越大运输效率越高,因为船每增大2倍,仅需1.5倍的动力就可以推动,因此造得越大,储存燃料的空间就更小,因此在各港口的运输上,就算是每吨1元的运输价格,华东近海公司依旧有赚,唯一亏损的地方就是长江水道的运输。
长江不可能容纳太大的商船,因此无法发挥吨位优势,小吨位的货船因为在燃料方面比洋行的货船更为节省,因此更有竞争力,但依旧无法摆脱亏损。
由于华东自治三省民族资本的团结与互相扶持,使得华东自治三省的各种商品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市场。
反观各洋行之间,虽然对华东自治三省的商品进行封杀,但总体上比较松散,各洋行大多只顾及自己的领域,不会去配合其他领域。
各洋行在华东自治三省的市场迅速溃败,其中福建的市场本身就处于半瘫痪的状况,此时已经被将近完全扫出门外,只有那些华东自治三省还无法生产的商品还存在着市场。
浙江、江西的市场也迅速溃败,因为夏钧开始在境内征收过路费,这些过路费表面上是所有商品都征收,但过路费征收上来后,回返还给各工厂。
加上华东自治三省的民族主义开始迅速萌芽,洋货很快就被排挤了出去,华东自治三省的市场已经被民族资本牢牢掌控。
到了这一步,夏钧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华东自治三省的地盘拿下,就算和美国佬再怎么竞争,起码不会吃亏。
不过自身的市场已经拿下,规范商业却是非常重要了,夏钧可不想看到后世那样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商家,以及乱七八糟的食品安全问题。
后世那属于道德、信仰的全线崩溃,然而在这个年代却不一样,这个年代的商人注重诚信,并且很看重名誉。
夏钧要做的就是加强这种风气,让商家把诚信看做根本,因此夏钧开始建立诚信机制,任何企业想要从银行贷款,诚信的考虑成分将增加。
同时夏钧对商品质量做出许多要求,后世的政斧是帮助商家欺负消费者,殊不知这种手段只会得不偿失。
夏
喜欢唯一战胜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