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为叔少年时孟浪懵懂,见四乡八里皆揭竿而起,以为壮举也,就跟着闹腾上了,其后部众渐多,又遇张牛角大哥之提点,方知保境安民之要,非是民欲反,实是官逼所致啊。”
见得公孙明如此固请,张燕的老脸不由自主地又是一红,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谈起了当年起兵的往事。
“壮哉斯言,朝廷无道在先,民反于后,此天理昭昭也,张叔能言此至理名言,小侄佩服不已啊。”
张燕话音刚落,公孙明立马便击节叫好了起来,完全站在了造反民众的一边。
“惭愧,惭愧。”
张燕完全没想到公孙明的立场居然不是站在朝廷一边,明显大违儒家之教义,自不免有些个讶异不已的。
“圣人有云曰:民为重,君为轻,又言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不能保天下百姓之安宁,要这等朝廷来何用?小侄平生之愿便是能保境安民,此一条,与张叔所愿同焉,为此,当浮一大白才是,小侄再敬您一樽。”
公孙明何等敏锐之人,自是一眼便看出了张燕深藏在眼底的疑惑,紧着便搬出了圣人语录,从儒家思想出发,阐述了自身之愿望,末了更是没忘了与张燕取得步调上的一致,以争取引发其之共鸣,手腕之老道,浑然不似刚初出茅庐的黄口小儿,便是宦海积年老手,怕也难有这等圆滑之手段。
“这酒,为叔喝了!”
还别说,被公孙明这么一通子忽悠下来,张燕心底里对公孙明的认同感陡然便高涨到了个顶峰。
“张叔应是看出来了,如今汉庭其实就只剩下个空架子了,曹操老儿托名汉相实不过汉贼而已,挟天子以令诸侯,早晚必会篡位自立,以此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之心性,若得势,又岂是天下百姓之福哉?此番故意以册封一事做文章,便是要乱我幽州啊,其豺狼之心性由此可见一斑,小侄虽不才,又岂能随其起舞哉,为保得我幽州之绥靖,还请张叔助小侄一臂之力可好?”
打铁自然是得须趁热,这一见张燕已然跟自己起了共鸣,公孙明自是不会错过这等说服张燕之良机,紧着便慷慨激昂地彻出了篇宏论。
“贤侄所言甚是,为叔岂有不尽力之理!”
张燕早被公孙明忽悠得浑身热血沸腾了起来,哪还有甚顾虑,但见其满是豪情地一拍几子,朗声便给出了个承诺。
“张叔乃一诺千金之长者,小侄在此代幽州百姓多谢张叔之高义了!”
忽悠既已得手,公孙明自是不会忘了要板上钉钉一把,打着幽州百姓的旗号,这就要将张燕绑上自家之战车了。
“贤侄言重了,言重了,为叔早年确没少扰民,而今能为幽州父老做些事,也算是略作补救罢,只是那袁本初若是再来,又当何如之?”
尽管已是起意要出手帮衬公孙明一把,然则一想到袁绍的兵多将广,张燕心下里还是不免有些不衬底。
“张叔不必担心,袁本初看似兵强马壮,手下谋臣众多,实则根本不足为惧,无他,此獠多谋而寡断,非是能成大事者,小侄当初就两万四千兵马而已,便可连败此獠,而今不算张叔所部十五万大军,便是小侄麾下四万五千兵马也足可拒敌于幽州之外,其若是不来倒也罢了,若是再敢来叨扰,小侄便让其来得去不得!”
一谈起应对袁绍之威胁一事,公孙明的信心当即就爆了棚,当然了,有着接连三次辉煌胜利在,他自是有着如此说法之底气。
“贤侄豪情,为叔佩服,既如此,那就这么说定了,为叔这就回营去,先应付了刘和小儿的使者,再来与贤侄细究此战之良策。”
袁家四世三公,名望非凡,加之袁本初手下兵强马壮,按实力而论,已然是天下诸雄之首,若是旁人在张燕面前说袁本初不堪一击,张燕绝对是一个耳刮子甩将过去的,可公孙明如此说法,张燕却是信了,毕竟公孙明连败袁军之事实就在眼前,容不得张燕不信。
“小侄恭送张叔。”
该说的话既是都已说过,再多言饶舌,那可就要过犹不及了,个中分寸之拿捏,非高手难以为之,而公孙明显然便是翘楚中的翘楚,自然不会去干那等吃力不讨好的蠢事,只见其干脆利落地便起了身,冲着张燕便是一躬,与其就此各自离开了相思亭,走得当真是潇洒自如得很……
下曲阳(今之晋州市境内)城外的军营中,一名身材瘦高的年轻人正在中军大帐中焦躁地来回踱着步,此人正是新任幽州牧刘和,自打受命北上起,这都已是四天了,可派去联络张燕的使者刘辅却依旧不曾归来,情形不明之下,刘和根本不敢再往前进兵,只能是半道停了下来,偏偏袁绍那头又不断地派人来催,硬逼着他赶紧兵进幽州,弄得刘和连个安稳觉都不曾睡过。
幽州乃是刘家父子的老根据地了,于民间,刘家父子皆深孚威望,说是登高一呼,万众云集也自不为过,按理来说,得了袁绍刻意加强的一万兵马之后,刘和已然手握四万精锐,足可与公孙明相抗衡了的,问题是考虑到公孙明连胜冀州军之事实,刘和根本没胆子跟公孙明正面开战,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张燕的配合上,为此,可是不惜空口白牙地胡乱许诺了一回,开出的价码之高,已到了刘和根本付不起之地步,实际上,不止是刘和付不起,袁绍也同样付不起,原因很简单,如今的汉庭可是控制在曹操的手
喜欢雄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