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也不是说那些出身贫寒的古代学子不如其他学子聪明,而是受到环境的约束,注定他们很难有大的成就。
要知道,古代的书籍流通远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能够提供给人学习的渠道和范围也相当狭小,即便是再有天赋的古代学子,如果没有相应的学习条件支撑,那学到的东西也是相当有限的。
这就好像一个智商一百八的天才,如果从小就被人关在黑屋子里,不说话也不走动,甚至都没办法看一看外面的天空……那么,等到他日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痴傻人,再高的智商也只能白白浪费。
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古代那种生产条件落后、各种思想又十分保守封建的环境下,哪怕是再聪明的古人,如果没能投胎到一个比较好的家庭,从小开始培养诗书字画,等到他以后再想办法上学堂考科举,想要成功几乎比登天还难。
在唐朝发明了印刷术之前,古代的一切书籍和文字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必须通过人工抄写,很多珍贵的古书甚至仅仅只有一本,也就是俗称的孤本,万一不小心遗失了,自然是极大的损失,往往都是无法弥补的。
因此,在历史记载上,只要是有才有名的古人,几乎个个都有藏书的习惯。
越是才学过人,对各种藏书的嗜好和痴迷就越严重,不少著名的古代诗人和学者甚至都有严重的“藏书癖”,看到一本好书就恨不得藏到自家书房里,对别人收藏的珍贵古书更是垂涎不已,为此还引出了不少奇闻异事,在史书上都能找到记载。
在那些文风鼎盛的古代王朝,藏书就相当于现代的有钱人收藏各种名车名表一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别具趣味、不落俗套的炫耀手段。
对于注重清名和风骨的古代文人来说,那些什么金银珠宝、玉器美人,统统都是俗物,只有书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白月光,令他们难离难舍、恋恋不忘。
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俨然就是这些古代文人的真实写照。
很多才名显赫的古代文人常常会把自己家藏书的数量以及内容当做一种骄傲的资本,在同行面前炫耀,就如同现代的有钱人互相攀比自己拥有的豪车数量和品牌一样,虽然攀比的内容不同,但意义却是差不多的。
甚至就连这些古代的文人名士相互交流,都是以书籍字画作为彼此的桥梁。
——你欣赏一下我家的藏书,我再欣赏一下你家的字画,然后各自拽文互相点评一番,如此一来二去,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文人情怀就自然出来了。
对于古人而言,书的珍贵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文化上,同时也是一种与人拉近关系、尤其是和那些清高的文人拉近关系的好东西。
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在很多朝代的历史记载上,都曾出现过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喜欢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