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道家和佛家,都有“开天眼”的说法,你可知道?”清远讲道。
“我们的眼睛,被世人称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它能够使人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然而,我等凡夫俗子经由父母所生的凡胎肉眼,能看见的距离和观察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太小、太大、太近、太远,均非肉眼所能见之;太过黑暗或过于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和承受。而所谓的“天眼”,是能看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亦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完全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由精神力产生的反射和折射来看透事物。
这天眼,在我们道家被称做“天目”,而在佛家则称之为天眼通,亦称天眼证智通。他的目光所至,完全超越了天地的远近、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一切现象都能在开天眼者的心池明镜里清晰的呈现,无一遗漏。”
“冯鞋帮子”还是云山雾罩一句没听懂,只大体明白开了“天眼”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因为,在他知道的神仙里就有一位“二郎神”是三只眼,那肯定就是清远口中的“天眼”。
“然而,却并不是每一个修行者都能够打开天眼的,因为这需要极高的天赋、卓绝的修为,还要有异于常人的、在生生世世因果轮回里修来的福缘福报。因此,古往今来得开天眼者,唯寥寥几人而已。”清远唏嘘道。
“而刚才贫道所言的“地目”,与“天眼”有本质上和能力上的明显不同。须要知道,古人有云:“上下八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代表的是我们凡夫俗子所生存的这个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而“宙”,则代表的是古今与未来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唐代的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曾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名句,这便是阐述“宇”与“宙”最简单的解释。可以这样简单的告诉你:“天眼”可观“宙”,而“地目”则只看“宇”。
清远道长话说至此,这才注意到“冯鞋帮,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过于深奥了,眼前的这个庄稼人实在是消化不了这一套融合了太多“之乎者也”的高论。他淡然一笑:“善哉善哉,贤弟可知道谁有三只眼?”
这句话问到点子上了,“二郎神呗!”“冯鞋帮子”赶紧接话到。
“呵呵,贤弟所言极是。二郎真君眉间之目,便是“天眼”。那贤弟可知,在我教之中还有一位三只眼的神圣?”
达叔讲到这里,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笑,但又觉得不合时宜赶紧忍住了。我实在是以为清远道长会扯出“天津饭”来。
“还有一位三只眼的神圣?我真不知道。道长别卖关子,快说好了。”“冯鞋帮子”催道。
“马王爷!”
“冯鞋帮子”作恍然大悟状。“不给你点厉害看看,你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这句话,他的确从长辈老人的口中听过,这句话通常是用来教育警醒不识时务的晚辈子孙的。只是,这位“马王爷”很少在神话故事和庙宇殿堂上出现,竟被自己忽略了。
“这位马王爷是我教之中的“马神”灵官马元帅,他的凡身是西汉时期的匈奴王子金日磾。这位“马王爷”在未脱凡身之时勇猛万分、战功显赫,对手无不闻风丧胆避之不及。他在一次大战之中额头曾为汉军流矢所伤,伤愈之后眉心之上突显怪异一目,幽光荧荧甚是骇人。据传此目可视藏隐之物、可视虚中之实亦可视千里之外。他曾跃马持刀刃紧闭双眼,单靠此目所视杀入千军万马之中从容提回敌将首级,一时名声大噪无人可敌。”清远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马王爷的这第三只眼,便是贫道所言的“地目”。”
清远道长继续说道:“这“地目”,与修为无关,与天赋无份。打开地目之人,须有极其顽强执着的意志力,再就是一份冥冥注定的机缘巧合。按照你刚才给我讲述的藤原的表现,我相信,他确实是机缘巧合的打开了“地目”。这玄妙的“地目”竟然如此巧合的开在这相隔几千年的两个武人身上,难道还与常年征战杀戮随身带来的“戾气”有关?”
“冯鞋帮子”听到这里,突然觉得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比“地目”的解释更重要。他忙问清远:“道长,你觉得藤原在打开“地目”之后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突然就走进了那间偏殿?是不是他看到了洞里的什么东西?”
清远道长愣了一下“贤弟怎知偏殿内有洞?”
“哦,我忘记告诉你,你当时跟藤原讲话的时候,我就在你的屋顶上”“冯鞋帮子”解释说。
“看来你都听到了。唉~”清远长叹了一口气。“如果刚才就告诉我你知道偏殿里那个有去无回的洞口,我就不会对你说这么多关于“地目”的事情了。不是刻意的隐瞒你,贫道也是想为你好”。
“为什么?我不懂”。
“贤弟,你我皆是俗世凡人,贫道只不过是比你多几年清修静心,也摆脱不了诸多疑问烦恼的困扰。现如今乃多事之秋,人人但求自保,何必自寻烦恼?有些事情,不懂便罢,不必去刨根问底。叮嘱你万全一句,贤弟务必答应愚兄:你千万不要因好奇之心进洞探究,否则悔之晚矣!”清远道长一脸严肃的神色,很郑重的对“冯鞋帮子”说道。
“噢,我知道道长是为了我好,我答应就是了。可是道长,那个洞口,就是你跟藤原所说的
喜欢魇宫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