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出去跑步是不成了。虽说他们家的孩子,因为当家人韦氏“吃饱肚子最实惠”的持家理念,孩子们底子都还可以,但是,张昌宗也不敢在这样的大雪天出去浪,这是个缺医少药、医学技术落后的时代啊。
锻炼不用了,但书却是要读的,若没有寒暑不断,日日坚持的决心,那还说什么要做读书人!趁早滚犊子!
所有孩子,张昌宗起得最早,下雪了韦氏要去处理家事,没空搭理他,跟他说了两句,叮嘱他不要乱跑出去,以免着凉的话后,便自顾自忙去了。
张昌宗站在廊檐下活动一下手脚,感觉暖和了,才一个个去把孩子们挖起来——
不锻炼可以,不准出门也可以,把所有孩子都拉到屋子里,一起坐着背书。
“六郎,衙门里下大雪还可以不上职呢,为何我们却还要继续背书?”
张易之叫苦连天,缩在被子里不想出来。张昌宗很是残酷的上前踹了他裹着厚厚被子的屁股一脚,站在边上,居高临下的看他:“因为你现在还是小孩子,还要进学读书,等你上职了,你便可以享受那样的福利了,现在就不要叽歪了,起来背书,不然告诉二哥抽你!”
“你就会拿二哥压人!”
张易之不服气,张昌宗理直气壮:“我现在还小,当然需要依靠二哥!少年,要知道惜福,不然等我大了以后,你会对今天的天真流下悔恨的泪水的!”
“你大了,我也会长大的,到时候看谁流泪!”
张易之磨着牙,却惧于二哥,不得不起床。他从小长这么大,阿娘都没打过他,仅有的挨打经验,全部来自二哥。
催着张易之起来,看他抖抖索索的洗漱完,孩子们也汇聚在屋里,跪坐在一起,齐刷刷的开始背书。大人们各自忙碌,见孩子们这般乖巧,脸上的神色都不禁轻快了几分。
书还没背完,族学那边,李先生派了个小厮来,张昌宗自然认得,那是李先生的贴身仆从,名唤柏舟,约莫二十出头,听说是李先生从老家便带着来的书童兼长随。
柏舟带来了下雪天放假,不用上学的通知。一群孩子听到不用进学,高兴坏了,书都不背就想跳起来,关键时刻还是二哥镇得住场子,听到喧闹露了一面,便吓得小崽子们重又规矩坐好,再无刚才的喧闹。
柏舟看得一笑,道:“先生还说,春雪天气,虽寒冷刺骨,却也是难得的景致,自古咏雪诗篇极多,若诸位小郎有兴致,也可写上一二,待复学后先生品评,若佳者,先生有赏。”
这下没人欢呼了!包括张昌宗,也有些暗地里发愁,《切韵》才刚学完就让作诗,先生真是抬举人。不过,倒也理解先生的想法,约莫是想给他们练练手,找找感觉,体验一下,写得好坏应该不重要。
柏舟转述完李先生的吩咐,便起身告辞,应对韦氏的热情也十分得体,并不曾给人轻视之感,反而恭敬有礼,十分尊敬韦氏这位穷太太。韦氏笑吟吟的给了柏舟一百文钱做赏钱,才热情的把人送走。
一起坐着背完书,吃了朝食,孩子们便满屋子的撒欢。实在闹得过分了,韦氏间或大嫂会叱骂两句,二嫂是个文静的性子,在一群皮小子之间,没什么威严,连她自己的儿子都不怎么怕她,干脆便把管孩子的事情教给了韦氏和大嫂,她做别的顺便在旁看着就好。
张昌宗没跟着一群孩子胡闹,翻出自己的笔墨纸砚,自己磨墨,开始临字帖,写大字。书法这个全靠日积月累,你每日都练了或是偶尔练练,写出来的字是不同的,唯有下苦功方才能有成果。
“六郎,天气寒冷,坐一阵便起来活动活动,免得冻伤手脚。”
坐着练了一阵,二嫂来叫他。
张昌宗搓搓冷冰冰的手,应了一声,站起身来活动,脑子里却在想先生让作诗的事情。别看他现在芯子里是个糙汉子,其实,他大学学的是文科,中二期的理想是当作家,背了一肚子的诗词歌赋,好写几首酸诗。
如果不是大二的时候被学姐一巴掌抽醒教做人,只怕还会沉浸在自以为才子的人设中无法自拔。如今想来,倒有种“那人竟然是我”的羞耻感!尬笑.j
现在不是忆往昔的时候,张昌宗开展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
自家知道自家事,文言文和书法,他刻苦一些,以他的智商,自信也能学出来。唯有作诗……那真是没半点儿想法。
《切韵》学完了,“天对地,雨对风”的《笠翁对韵》唐朝没有,但他也是会背的,然并卵,他依旧没弄明白作诗是怎么回事儿!
李先生是不是把人想的太甜了?
张昌宗苦瓜脸!
“六郎怎么了?一脸心事重重?”
正出神,被二嫂摸了脑袋一把。他发现,自从他进学后,家里人似乎更喜欢摸他的脑袋了。可怜儿见的,再这么被摸下去,他会少年便“聪明绝顶”吗?
张昌宗严肃脸——
作为遗腹子,也没见过父亲和祖父,不知道这两位是不是秃头?!听说,只要父系这边没有秃头的,一般都不会“聪明绝顶”。参照二叔和两位从叔的秀发浓密程度,张昌宗略安心了些。
“六郎?”
二嫂担心的喊了他一声,张昌宗瞬间回神,连忙道:“二嫂,我没事,我方才在想先生让我们作诗的事情。”
二嫂眼睛一亮,满含期待的问道:“六郎有诗了吗?阿娘,二郎,六郎作出诗来了!”<
喜欢穿成美男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