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毅的远程教育还是不错的,李承乾自从被李二和长孙用云毅的育儿方法开始引导之后,总算是改变了那种有些木讷的性格。
再加上经过了云毅的教导还有李二的疏导以及长孙的引导,整个人也有了那种真正的聪慧的样子,就像是有了灵气一样。
云毅脑海里面的图书馆可是有着不少的教学宝典,全部都是教导学生的一些书籍,云毅会花一些时间,整理这些书籍,把能够出现在这个时代,李承乾能够看得懂的内容写下来,然后让人交给李承乾。
最关键的是云琅也三岁了,能够明辨是非,到了可以识字的时候。
要是在现代的话,估计云琅在上幼儿园,但是这是在古代,可不要小瞧了古代人的早熟程度。
三岁多的云琅,简直就是一个天才,过目不忘这种本领就是云毅看了也羡慕,虽然他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是这是图书馆造成的,而云琅却是天生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遗传的,这种事情解释不清楚。
为了能够让云琅认字,云毅特意根据后世的早教书籍编造了一个适合云琅这个年龄段读书识字的书籍。
至于那个汉语拼音这样的可以很好的让云琅学习识字的方法,云毅暂时还不能拿出来,因为他不在云琅身边,就算是写出来了,平阳公主看了也不会啊。
一个改编版的《三字经》用了好几张纸,才写完,还是用的大唐时期的文字,之后还有一个百家姓作为辅助,毕竟改编版的《三字经》字数少了一些。
而百家姓肯定也要更改,只不过更改的地方不多,没有人会一直研究这个,就算是研究,也找不出多少破绽,到时候直接解释有的姓氏出现在大唐的那个人少的地方就行了。
按照李二这样的皇帝的尿性,肯定是要把自己的姓氏放在第一位,这都不用说,云毅就自行改编。
除了《三字经》之外就是其他的启蒙书籍,里面都是一些小故事和典故,用来教导云琅最好了。
写完了之后才发现这一次写给平阳公主的信有些多,一张信封都装不下去,那时候的信封才兴起,是把纸张放在一个竹筒里面,然后盖上竹筒的盖子,再用蜡封口,可以起到保密的效果。
但是云毅觉得有些麻烦,而且也太明显了,就制造了信封这样的东西,简单方便还可以减少曝光度。
平阳公主接到云毅的信件的时候,也发现这一次的信件比较多,但是却非常有耐心的一封一封的看完。
当她看到《三字经》的时候,再一次被云毅的文采所震惊,不管这个所谓的《三字经》到底是出自谁的手,是他的师傅,还是云毅自己,现在都会成为云毅他自己。
平阳公主不是那种见到了好东西就私藏的人,特别是见到对大唐有好处的东西,更是不会私藏。
以前李渊当政的时候不会,现在李二当政的时候也不会。
重新抄写了一遍《三字经》,其字迹已经有了云毅的三分之一的相似度,只不过更加的飘逸和英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其中很多地方其实云毅都是做了更改的,毕竟这本《三字经》是在宋朝的时候被编写出来,里面很多的内容都是唐朝后期的事情。
比如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样的句子明显就不适合,因为窦燕山这个人出现在五代时期,也就是大唐时期之后的那个时代,现在的大唐人还不知道这个人了。
平阳公主自然是自己留着云毅的原稿,而另外抄写一份儿找人交给了皇帝李二。
毕竟大唐现在的启蒙教学的书籍就非常少,现在有了《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两样书籍,简直就是大唐学子的福音,关键是《三字经》里面有很多典故也有很多的经典语句。
这些可都是教导人怎么向善,教导人要怎么学好,堪比儒家的一些书籍了,试问这样的书籍,不是神作是什么。
云毅很有可能就凭借这本书籍就能够等到儒家圣人之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毕竟这个时候文化并不是非常的深厚和发展的非常的好。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原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是宋朝,那也是经过了大唐的积累,才会有宋朝的辉煌。
而现在的大唐才建立不到十年的时间,很多的名人可还没有出现,初唐四杰现在都还没有出生了,更别说诗仙诗圣等人。
李二才刚刚看完李承乾今日所学习的一些内容,里面除了算学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格物,这个格物包含的学说就非常多了,没有从头开始,没有经过云毅的最开始的讲解,李二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明白。
“陛下,这是平阳公主殿下送来的书信。”
一听到是平阳公主送来的书信,李二立马就打开,里面的内容虽然不是他想象的内容,却也没有让他失望。
“姊姊的心还是向着朕的,来人,立马用活字印刷术把这上面的内容印刷成为书籍,第一本就放到国,其他的就有国子监开始想周围郡县散发,要让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够看到这本书籍!”
读完了《三字经》之后,李二差一点儿就要下令把这本书直接宣布为经典之作
喜欢隋唐小书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