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到李俞对苏长畛的一系列弹劾之后,德庆皇帝的面色也严肃了起来。
李俞给苏长畛所列举的“十大罪”,严重性虽然比不上前朝的魏忠贤,但每一桩每一件都是不容小觑,哪怕只是其中某一项罪名被证实了真实性,苏长畛也是一个罢官抄家入狱的结果,若是这十项罪名皆是被证实了真实性,那么不仅仅苏长畛要抄家问斩,他的妻女族人也都要受到连累,到时候就算牵连上千人也不奇怪。
不得不说,李俞写这份弹劾奏疏的时候,心情绝对是狠绝的。
于是,德庆皇帝抬了抬手,就见他身边的大太监张德就快步走到李俞的身前,接过李俞手中的弹劾奏疏,然后双手捧着转交给了德庆皇帝。
德庆皇帝将李俞的弹劾奏疏细细看了一遍之后,表情愈加的严肃了。
然后,德庆皇帝抬头再次向李俞确认道:“苏长畛的这些罪名,你手中当真都有切实罪证?”
李俞一副坦然模样,说道:“陛下,臣弹劾苏长畛的每一项罪名,都有确凿的物证或者人证。比如苏长畛接受前苏州知府赵本琪三万两银子的事情,那赵本琪在苏州知府的任期满了之后,又被调任为山东按察使,却依然不知收敛,最终犯了案子,如今正关押在刑部天牢里,他被定罪的案子虽然与苏州知府任期无关,但臣也曾前往天牢细细审问过赵本琪,而赵本琪对于他曾贿赂苏长畛的事情,同样是供认不讳,若是陛下不信,大可以从天牢招来赵本琪问话……
再比如苏长畛调遣私兵镇压百姓的事情,臣手中也有几位前来京城告御状的百姓苦主,他们都可以证明臣的弹劾绝不虚假……
又比如苏长畛排挤异己、结党营私的事情,臣同样有确凿人证!前任吴江县令李毅诚就因为自己不肯投靠苏长畛,被苏长畛罗织罪名罢免了官职,此人如今就闲居在京城,陛下可以寻他问话……”
然后,李俞就这样当着德庆皇帝与百官的面,将自己收集的诸般罪证一桩桩一件件的详细说了出来,每一项证据皆是可证,这也再次加大了他弹劾的可信度。
一时间,皇极殿内百官皆是心中震惊,即使有些官员原本是苏长畛的门生故吏,但面对无数的确凿铁证,却也不敢轻易的出列为苏长畛说话,生怕会受到牵累,选择了明哲保身。
更有一些眼光敏锐的大臣,此时看向李俞的眼神更加是意味深长——仅凭李俞区区一个监察御史,绝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的翔实罪证,这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恐怕是李俞受到了某股势力的指使与支持,只不过如今还不知道这股势力究竟是朝中哪个党派,也不清楚这股势力突然出手针对苏长畛究竟意欲何为。
听完了李俞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表情略有沉凝,他同样想到了李俞背后有人指使的情况。
于是,德庆皇帝深深看了李俞一眼,问道:“这些罪证,都是你一个人查出来的?恐怕不可能吧?”
李俞依然是一副磊落模样,坦然道:“仅只是臣一人,当然不可能查出这么多的证据,臣在查证期间,也受到了多位同僚的支持与协助,比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魏澜魏大人、刑部郎中季左季大人、通政司右参议万靖人万大人……”
接着,李俞报出了一连串的名字,但听到李俞的禀报之后,德庆皇帝一时间却是更加糊涂了。
李俞所列举的各位官员,大都品级不高,有些是朝廷的中立派人士,又有些是“赵党”、“周党”、“沈党”的边缘人士,当然还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清流,但这些人夹杂在一起,反倒是让德庆皇帝摸不清究竟是哪股势力想要搞垮苏长畛了。
与此同时,赵俊臣则是将李俞所列举的一串名字暗暗记在心中。
与摸不着头脑的德庆皇帝不同,赵俊臣已是猜到李俞的背后指使者乃是七皇子朱和坚,而李俞列举的这些人也必然参与了其中,恐怕全都与朱和坚有些关联,赵俊臣日后通过这些人也许就可以探查到朱和坚真实势力的一二了。
*
另一边,德庆皇帝再次沉吟片刻后,再次将李俞的奏疏递给了大太监张德,并且说道:“将李俞的弹劾奏疏交给各位阁老看看,苏长畛毕竟是封疆大吏、朝廷二品大员,如今又远在南直隶,朝廷若是要给他定罪,却也要谨慎一些。”
说话之际,德庆皇帝眼角向着百官扫去。
德庆皇帝这般表态的意思很明显——若是百官之中有人要为苏长畛说话,现在就是时候了。
然而,皇极殿内绝大多数官员都将“明哲保身”四字视为人生准则,那些苏长畛的门生故吏又大都是些自私自利的贪官,眼看着苏长畛即将要有大麻烦了,他们又如何肯出头为苏长畛说话?至于那些清流们,早就看苏长畛不顺眼了,自然就更加不会为苏长畛求情了。
一时间,皇极殿内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静观其变。
最终,为苏长畛说话的人没有出现,落井下石的人倒是首先跳出来了。
沈常茂如今身为内阁首辅,自然是首先阅览了李俞的弹劾折子。
看完了弹劾折子之后,沈常茂面现喜色——他曾经想要拉拢苏长畛加入“沈党”壮大声势,然而却遭到了苏长畛的拒绝,所以沈常茂一直对苏长畛有些怀恨在心——如今不正是报复的大好时机?
于是,将李俞的奏疏交给周尚景之后,沈常茂也不待其
喜欢摄政大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