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城是座小城,一向还算平静。
可是四月二十四这天却发生了一件蹊跷事,以至于闹的满城风雨,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议论。
“老林,听说了吗?”
“是听说了,怎么总觉得不大可能呢?”
“我开始也不相信,可是,我家小子刚刚去看过,衙门前真的挤满了人。”
“你说那帮家伙,整日横行霸道,谁敢招惹他们。平日里都是被他们欺负的人到衙门报官,还从来没见他们组织起来,前往衙门请愿的事情。难道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吗?”
“那帮畜生也真该有这样一个人收拾他们。不然,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什么时候熬出头啊?”
“是啊,也该让他们尝尝被欺负的滋味。”
这两位做了三十多年邻居,都已年近花甲的老人所议论的,正是发生在碧云城,让任何人都没想到的一幕——全城的痞子流氓,各型各色的小混混们组织起来,二十四一大早,都到衙门前请愿去了。
这一天,可能是碧云城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天了。最初抱着怀疑态度的平头百姓,跑到衙门前亲眼看见之后,才开始相信他们听到的并非流言蜚语,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刚过辰时,整个碧云城就轰动了。甚至有些人家争相去杂货铺购买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婚嫁之时才买的鞭炮,如同过年般燃放起来。
别说碧云城的老百姓没有见过,这件事若是传出去,恐怕会轰动全郡乃至整个洪云洲。要知道,请愿的主体可是无法无天的痞子流氓。最让老百姓感到既解气又滑稽的是,那些痞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竟然还扛着写有各种要求的牌子。
“求青天大老爷为我们做主。”
“严惩危害碧云城的罪魁祸首!”
“保护百姓是县衙义不容辞的职责!”
“还我公道!”
此时,县衙内的大堂上,包括县太爷洪兴在内,大大小小的十来名官吏无不面面相觑。
尤其是做了多年捕头,没少与外面正在请愿的痞子们打交道的崔毅既想笑,又有些不知所从。
“老爷?”崔毅见县太爷洪兴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于是又转头看向主管刑狱的典史王继东问道:“王大人,怎么办?”
“能怎么办?他们既没有击鼓鸣冤,也没有进衙告状,随他们闹去就是了。”王继东顿了顿又补充一句道:“再者,保一方平安是你们捕头和捕快的事。”
“可他们不打不骂,并没有哪条王法规定不许他们这样啊?”
的确没有哪条王法规定不允许百姓到县衙前请愿。可是,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捕头崔毅愿意,完全可以用“聚众滋事”驱散,或者拘捕其中为首之人即可。
可问题的关键是,不仅是崔毅和典史王继东,就是县太爷平时也没少从衙门外的痞子身上捞钱。当然,他们都清楚,痞子们向他们行贿的钱也都是来自被欺凌的平民百姓。
尤其是,碧云城还是朝廷王御史的乡梓之地,典史王继东正是出自王御史的门第。而且,衙门外的痞子中就有几个是与王继东有着共同的出身。
良久之后,最终还是县太爷洪兴发话道:“任此等人如此闹下去,万一传到郡衙或者州府,难保没有人会借机参我等素餐尸位。”
“洪大人所言甚是。”典史王继东听到这里马上问捕头崔毅:“此事因何而起?”
“回各位大人,五天前县城内突然出现了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终日无所事事,专一与衙门外的一干痞子过不去。只要在街上遇到,不论那些人有没有招惹百姓,少年如同长了第三只专门辨识痞子的眼睛,上前二话不说就动手。”
“难道他们就任凭十四五岁的少年动手不成?”
“不是不还手,问题是根本不是少年的对手?”捕头崔毅解释说:“别说单打独斗,就是一哄而上,手拿刀枪也打不过赤手空拳的少年。”
“少年来自何方,姓甚名谁?”
“老爷,不是小的失职。经多方打听,少年如同从天上掉下来一般。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又姓甚名谁。即便小人上前盘问,少年也只是说自己记不清了。”
“有这等事?”
就在这时,突然有名衙役慌慌张张跑进来说:“老爷,不好了,打起来了。”
“谁和谁打起来了?”
“那个无名少年和衙门外请愿的痞子们打起来了。”
“老爷,王大人,我去看看。”
随着捕头崔毅离开,县太爷洪兴等人的好奇心也顿时被勾了起来。他们也很想看看平日里,在城内作威作福的痞子们是如何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打到走投无路,不得不聚集在衙门前请愿的。
于是,尾随在崔毅身后也来到了衙门口。
只见,此时衙门前的街道上已经躺了不少被打倒的人。而一个身穿青灰色长袍,非俗非儒的少年,正在痛打那帮请愿的痞子。那些人也不是不还手,只是没有谁能够靠近少年身体一尺之内。少年在那帮痞子中轮拳踢腿,就像闲庭信步般挥洒自如。
更要命的是,那帮痞子想躲都躲不开。少年如同影子一样穿行于众人之间,不论是谁挨上他的一拳一脚,再也休想还能站在那里。
许是看见捕头崔毅,以及县太爷、典史大人等都出来的缘故,还没有被少年打倒的十数名痞子发声喊,一起把少年围起来,大有想把少年拿下的意思。
不这样还好,
喜欢撼天蚍蜉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