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or雨晨书友的多笔打赏!求月票、打赏!)
---
---
长安城内大规模的兵乱让老百姓惊慌失措,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看到宫中的禁军在大街上相互攻击,无数人死伤,许多人被吓的落荒而逃。.在李亨的叛乱开始后,原本热闹的长安街头,很快就冷清了,连热闹的东西两市也几近空旷。无数的人在口口相传着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但他们不敢再在街上露面,要么躲进附近的酒店、茶楼,要么赶紧回家,关上房门,低声告诫家人们不要外出。长安城内,到处是人心惶惶的景象。
长安城内很快一片冷清,但随之戒严令也马上下达,东西两市封闭,各坊门也封闭,百姓必须呆在家中,不得外出,直到戒严解除。大街上到处是京兆府的兵丁及禁军将士在巡逻及抓人。
萧华、杜鸿渐、裴冕等追随李亨叛乱的人府上很快就被禁军将士包围,随之被查抄,鸡飞狗跳中,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被凶神恶煞般的禁军将士带走,关进大牢中,听候处置。
因为事起突然,许多参与叛乱的家人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倒霉倒不倒临自己身上,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听到大街上来回奔跑的马蹄声,在府中坐卧不安,深怕接下来禁军将士冲到他们府中来,查抄他们的府邸。
在郭子仪以政事堂“首相”的身份依李隆基新一份抓捕及查抄犯事官员的诏令而制定的命令下达后,这次叛乱的处置进入收官阶段。在布置完事,令手下人物严格依照命令去执行,抓捕那些残余的李亨追随者及他们的家人,恢复长安城内秩序后,郭子仪带着杨晞及其他参加处置这次事件的官员们回到兴庆宫,向皇帝李隆基复命。
在这个之前,已经有多份情况通报传给了李隆基,基本情况李隆基也大概知晓。
在布置完事,杨晞跟着郭子仪回宫复命的时候,已经是近子夜时分。
精神极度疲惫的李隆基,在吃了晚饭后强迫自己睡了一觉,并在身边人报告杨晞和郭子仪等人回宫复命后,李隆基也强撑身体,在自己的寝宫中接见了杨晞和郭子仪等一般为平定李亨的叛乱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杨玉环也在侧,在叛乱起来后,她一直陪伴在李隆基身边,虽然因为惊吓而生的极度紧张让她感觉很累,但强撑着没去休息,一直陪伴在李隆基身边。
她对杨晞非常自信,认定这个小男人能指挥禁军将士,平定李亨的叛乱。潼关危机时候,那般形势下杨晞都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早已经对李亨提防的杨晞,肯定对此有准备。潼关危机时候,杨晞是没有任何准备的,他都能取得成功,现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失败呢?
在陪伴李隆基期间,杨玉环也一直在安慰这位受到很大惊吓的皇帝,让李隆基不要担心,不会有任何事的,并不失时机地夸奖杨晞几句,说杨晞早已经料到李亨会做出谋逆之事,并为此做了准备,李亨一定成不了气候的,希望在叛乱平息后,给予杨晞以足够的奖赏。
这段时间,杨玉环在李隆基面前说李亨的不是次数也不少,李隆基也差不多动了废李亨太子位的念头,但因为高力士的规劝,并没下定决心。如今也好,李亨干脆起兵作乱了,那李隆基如何还会犹豫,马上下达了废除李亨太子位的诏令,并将其废为庶人。
后续要如何处置这个废太子,李隆基还没最后下决定。不过在这件事起来后,李隆基马上回想起杨玉环这段时间所说的关于李亨的不好之处,对并想到了鱼朝恩所交代的李亨这些年所作的见不得光的事,气不打一处来。原来自己这个儿子早就在谋划以强硬手段对付他这个当父亲的人,想效仿李世民再来一次宫中兵变,掌握大权。
想到这些,李隆基对李亨的恨意又加重了许多,只是最终要如何处断这个儿子,他还没想好。
听了杨晞和郭子仪的报告后,李隆基知道局势已经完全被控制住,李亨及其追随者大部被擒获,并在紧锣密鼓的审讯中。被牵连到其中的人全部要逮捕,招供者供出来的参与者也要抓捕,这些话李隆基在白天时候已经吩咐过,听到新的报告后,又再对杨晞和郭子仪等人说了一遍。
诸人自是唯唯应诺。
在杨晞等人向李隆基禀报事情的时候,杨玉环并没回避,而是一直呆在李隆基身边倾听。她对杨晞的感觉又起了变化,这个小男人,做事能力真的非一般人可比。如此危急情况下,丝毫没有慌乱,并第一个站出来请战,最终率军平定了叛乱,连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百战将领,都没他表现出色。
女人都是爱慕英雄的,杨玉环也不例外,李隆基年轻时候的英武与果敢让她倾心,但老暮的李隆基不再有当年之勇,让杨玉环有点失望,特别是这次李亨的叛乱起来后,李隆基竟然吓的六神无主,甚至想逃走躲起来,这与没一点惧色的杨晞相比,差的太远了。
她在看向杨晞的目光有,都不自觉地流露出异样,当然是赞赏、疼爱、怜惜的。她甚至在想,该用什么办法来奖励杨晞,让李隆基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才与杨晞立下的大功相匹配了。她甚至当着李隆基及众臣的面,大大称赞了杨晞两句,说杨晞再次力挽狂澜于危难时刻,是大唐的功臣。
不过就在杨玉环在为杨晞作考虑的时候,杨晞却不合时宜地站出来陈述了
喜欢傲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