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二家的小院子内外,几十个披甲执锐,全副武装的大顺军将士守卫其中,不只是村子里的人,就是屯里的胥吏,县里的老爷们也都知道了——平南王和公主殿下就在此地。
于是,小小的村子一时间热闹非凡,每日都有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吏不小心路过,一个个也都是实在人,想着来都来了,东西也都带了,自然得进去孝敬王爷和公主一番,但都毫不例外的被士兵阻挡在外。
“郭府一案”自然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毕竟是地方上的事情,李来亨便直接把它转交给了附近的州府处理。
不过,郭文勾结李老爷,李老爷买凶杀人的关键证据已经被李来亨给收了起来,而地方上的那些官员深知此事不简单,一个个手里都不干净,心里又都有鬼,便都不敢过多插手,生怕查着查着自己掉了进去,所以案件毫无意外地被推了又推。
于是,这起本来已经被李来亨处理过,已经变得极小的案件,在心里有鬼的知县老爷的深思熟虑之后,从县里被推到府里,但是太原府里的老爷们和孙斌交情很深,而且不少都是前明的降官,深谙斗争的技巧,也不是吃素的,又在千叮万嘱之后,把案件给打了回去。
于是乎,这个案子又以地方案件为由从府里被打回了县里,这可急坏了知县老爷,他虽然不知道内情,也不清楚到底事件涉及了什么达官贵人,但是这里面有平南王的身影,被杀的是江南富商,他还能不知道事情的背后不简单吗?
所以,这件事情在府里一众高官的热烈问候下,便被无计可施的知县给一纸告到了太原行宫的大顺皇帝——李自成那里。
李自成当皇帝那么久,还是第一次收到地方官员告的御状,自然是满心欢喜地派了钦差去查明事情的原委。
而那个钦差在知县的伺候下,各种美味佳肴一样不重复,就连嫖宿的账款都给结了,折腾了半个月,拿了一千两银子的“辛苦费”后,自然是把案件又推到了府里,但是也给了处理意见,相当是替太原府解决了事情,也给自己留下了政绩。
但是,这样的话,府里不仅得亲自处理问题,承担可能的责任,面子还保不住了。于是,太原府的官员们在小心翼翼地按照钦差大人的意思,处理完这件案子之后,又随便找了个小毛病,把那个不懂事的知县给免职了。
这样,既裁撤了庸官,又解决了事情,太原府还安全落地,皇帝也高兴,本来是一片祥和的。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知县不仅不服气,还硬气,把前几个月大军征粮钦差的款待费的问题举报到了省里,还声称要以这份文件为证据,举报全省!
钦差征粮,事关重大,省里自然是要出一笔招待费的,而这笔招待费自然是要全省各县摊派的,可是大顺的这些新官不熟悉事务,居然用省里的官方专用文件将招待费的事情发给了各县。
这下子事情就太大了,因为这不符合规矩啊,这是赤裸裸地贪污行贿呀!若不是这些土炮被李自成安插在了山西各级官吏里面,这样的低级的错误是万万不可能出现的。
如果这事曝光到皇上那里,山西省的官员起码得没了一半。于是乎,为了堵住这个知县的嘴,太原府的众人,甚至是山西巡抚都出马了,经过一顿讨价还价,最终凑了二万两白银,就当是赎官费,堵住了知县的嘴。
然而,事情还没完全解决,当初省里摊派钦差费用的文件是发给全省各县的,也就是说每个知县手里都有一份,将来要是再有什么事情,这些个知县又举报一遍,又要几万两银子,那省里府里的这些人还干不干的了……
于是,省里在不久之后发了一份极其正式的调查文件,说是某知县举报非法摊派,公款贿赂一事,省里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既不说有,也没说没有,反正就是问各县,到底有没有这个文件,有没有这个事情。
最后,心知肚明的各知县,纷纷用最正式的官方文件,盖上大印统一说没有,曰乎:朗朗乾坤,清正廉洁,大顺王朝绝无此事。
这样,省里摊派招待费的文件在各知县手里,各知县回复没有的文件在省·领·导手里,双方就此形成了平衡,这件事情也结束了掰扯,得到了解决。
而这位硬气的知县,虽然丢了官,但是得了三万两白银,之前买官也不过二万两,还做了三年官,也算是小赚了一笔。
这些事情李来亨自然是后面听说的,既觉得可笑,也觉得可悲,但这不就是官场里面最真实的一面吗?
扯皮的扯皮,摊派的摊派,招待的招待,就是没人管这钱哪里来的,要花到哪里去,反正先放进自己口袋里再说。
不过,尽管知道,可很多事情却是无法立即解决的,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下,要想凭借制度完全遏制腐败,真的是痴心妄想。
如果强行上,最后的结果,莫过于把权力关进了笼子里,笼子就自己腐坏了,那就不得不再套一个笼子,由此循环往复……必然是恶性循环。
所以,李来亨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方面下多大功夫,他真正要做的是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在大事情方面令行禁止,只要大家按照规矩办事,把事情办好就行了。
很多时候,沙子在眼睛里面就在眼睛里面,只要不违背原则,还是可以暂时容忍它的存在的。但是只要时机一到,就得立即清除出来,沙子留得太久
喜欢扶顺灭清1644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