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魏武卒依然没有存在,按照历史记载,魏武卒还在秦末登场,然后才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至于消失缘由就是骑兵的出现,使得重装步兵优势消失殆尽。
骑兵的冲击力加上机动的游走迂回可从重装步兵后方突袭,所以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骑兵逐渐被各国重视。
但是如果提及骑兵,就不得不提赵国。
赵国初期是战国七雄之中比较弱的国家,经常被邻国欺负。
就连当时不怎么强的匈奴,都能将赵国军队冲的七零八落。
而一个人出现却改变了赵国,此人便是能秦始皇相提并论的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借鉴北方胡人服饰和擅长骑兵作战的优点,在全国推行胡化,为的就是让部队习惯在马上作战。
其实当时在各国战争中,即便是用马,也是马拉战车传统思想。
大规模使用骑兵,在他们之间的战争中非常少。
而在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高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提高。
赵国的骑兵部队借鉴了胡人战法,相继与韩国、魏国、燕国、秦国过招,结果都被赵国击败,赵国因此扩大了疆域,甚至吞并了国中的中山国。
然后他们反击匈奴,并大败匈奴,彼时彼刻,赵国成为了七国实力能与秦国相当的存在。
此时的赵国疆域已经核秦国接壤。
当时的赵武灵王的赵国达到全盛时期,赵武灵王甚至还假扮侍从跟着使臣到秦国一探究竟,目的就是掌握秦国国情。
现在看来各个国家相互访问再平常不过,可是在当时那个龙争虎斗,争夺天下的重要时刻,国君亲自出马去考察别国,无异于直接送人头。
可是赵武灵王就敢冒天下之忌讳,果敢勇猛甚至超越七国历代国君。
回去之后的赵武灵王却开始了作死节奏,骚操频出,先是把自己主动退位,当了太上王。
结果竟然还立了两个儿子当储君,一个当代王,一个当赵王。
可是他把自己的儿子想的太好了,把人心想的太简单,最后惹来了杀身之祸。
结果,为保代王赵章,自己饿死沙丘宫,一代雄主就此陨落。
但是赵国人的尚武精神被培植起来,即便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二十万,依然能守住邯郸,击退秦国。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秦国各有两位,赵国这边是廉颇和李牧,秦国则是白起和王翦。
赵国实力不群可见一斑。
要不是后面的赵王昏招频出,赵国或许和秦国让楚汉争霸变成赵秦争霸,被秦国所灭实在可惜。
其实秦国怎能不知,战国末期他的最大对手就是赵国,除了眼中钉其他的对手都好说。
可是,战国七雄如此叫法,当然有他的道理,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擅长的兵种。
比如燕国虽处酷寒之地,但是燕骑兵的战斗力不比赵国骑兵差,名将乐毅差点灭了齐国。
而齐国也有自己的辉煌时刻,齐国的著名兵种是戟兵,擅长利用长戟单兵作战,战车兵也闻名于世,春秋五霸时期达到了鼎盛。
在齐国边上的还会一个韩国,韩国的优势在于弩兵团和铸剑技术出色,因为在中原的腹地,所以往来商贾多停留于韩国。
由于商业交流频繁,铸铁技术也得了飞速发展,所以铸剑能力相当了得,其他六都以拿到韩国兵器为傲。
但是中心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韩国四面受敌,国土面积小,导致基本没怎么抵抗就失败了。
其实小国还出一种特产--叛徒。
正是因为叛徒泄密,里应外合,才致使韩国提早灭亡。
而面积最大的楚国,能立足南方也不是吹得。
他们的优势在于单个兵种的身体素质强,而且军队训练特别严格,各个肌肉发达,头脑灵活,项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当年王翦灭楚,秦国部队已经达到了战力巅峰,可是遇上强弩之末的楚军,竟然没有绝对的优势。
要不是秦国数量优势,且形成合围,楚国未见的次于秦军。
但是,即便是六国都有战力巅峰,可是不要忘了是谁消灭的六国。
答案肯定是秦军。
要说秦军优势是什么?
简单来说,秦军的单兵作战和群体作战一样不差,即便是早期跟巅峰兵种有些劣势,但是秦军军纪是六国中最为出色的,上行下效,指令传达神速。
士兵荣誉感和全国上下尚武的情怀从秦国建立之初开始延续到现在。
而且秦军在大规模作战中有床弩,这东西其他六国根本没人能造出来,这种床弩在陆地的威力远比海上优势大得多。
有时候只需要几十人一支床弩部队就能干掉几百人的对方方阵步兵军团,射程约有700多米远。
当巨大的弩箭射出去之后,对方部队身上就已经被穿透,甚至是一支巨弩串了四五名敌人。
另外,还有在东海巨擘之上的秦始皇身边的卫戍军,虽然之后4000人左右,可是经过比魏武卒更加严格的筛选。
如果说魏武卒重视身体素质,那么大秦卫戍军则更加重视全方位的能力的挑选,从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再到牺牲精神、荣誉感等等。
而且卫戍军近战各个是搏斗高手,能在不在拿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一击致命,力道之大都能隔着盔甲将敌人打成重伤。
虽然现在在秦始皇身边,但是这群卫戍部队也被秦始皇小放出去历练一下。
蜀国被纳入版图
喜欢大秦:皇榜出世,你爹我是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