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是儒家的煌煌大典,在先秦时期名为《周官》,备受孔圣推崇。
传说是周公旦所著,对周代的礼法、礼仪拥有最权威的解释。
韩非在儒家圣贤荀子门下求学,这本书是不可能不读的。
“但是这《三国志》为何物,为何在下从未听闻?”韩非微微皱眉。
战国时期的书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上流社会的专属,因为传播方式以及竹简刀刻制作的繁琐,寻常黔首很少能接触得到。
不过韩非贵为王室,基本上有名的书他都知道。
《晏子春秋》虽然没看过,但好歹也知道大概应该说的是齐国有名的丞相,晏婴。
然而这本《三国志·魏书》,他是真心不知道。
“韩非小子,别说是你,老夫也没见过这《三国志》!”
涉及到读书人的事,邹衍沉声道:“而且老夫可以很确定的说,不仅是《三国志》,这本《晏子春秋》可能也没有问世!”
和韩非不同的是,邹衍自己就是齐国人。
身为阴阳家执牛耳者,邹衍读的书不可谓不多。
晏婴的各种事迹在齐国流传了两百多年,却都是晏子留下来史料残篇,亦或是民间传说,至今还未有人系统整理过。
更别说整理合著为一本书,命名为《晏子春秋》!
邹衍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这边,韩非与邹衍在讨论读书人的事。
另一边,魏无忌和君王后等人则看起了金榜上的画面。
只见金榜上的文字渐渐淡去,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
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儒生,正捧着书卷,向学生们讲授《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昨日我们学过,讲的是孔圣关于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以及做人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窗明几净的学堂,饱读诗书的先生,还有扎着发髻的小小蒙童,构成了一副和谐美丽的画面。
只不过,当先生转身时,有人偷偷看向窗外,向往着早点下学回家;
也有人在纸上画着小猫、小狗,胡乱涂鸦。
就在此时,窗户外升起一个扎着发髻的小脑袋瓜,偷偷摸摸往学堂里瞧。
小脑袋瓜的主人看起来似乎与学堂里听先生讲课的蒙童们一般大小,却生的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也满是补丁,浆洗的发白。
唯有一双大眼睛,黝黑发亮,散发着充满渴望知识的光。
……
喜欢大秦请回答,崩坏的战国七雄!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