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一路要绕道前往西域,极为坎坷,等他从窝阔台汗国借来四万精锐骑兵后,东方的战事已经开始!
邵锋从谍报中得知,蒙哥汗亲领十五万大军,从太原出发,进攻霍邑。
阿里不哥率领十万大军,自洛阳出发,进入崤函古道,前往攻打潼关。
还有五万兵马不知去向,猜测该是绕道阴山,前往西方攻打萧关。
邵锋留在潼关的三万精兵,由一名叫陈伯龙的将领统领,此人是最早跟随邵锋作战的丐帮净衣宗门徒。
后来虽未退出丐帮,却逐渐适应了军队环境,一步步从寻常战兵,立功成为一方统帅,是真正的猛将发于卒伍之人。
为人沉默寡言,心中却颇有主见,又受邵锋影响颇多,可以说是邵锋最为信重的将领,甚至超过最早跟随他的副将费仲。
由于他是一步步从普通士兵成为的主将,因此个人武艺非凡,还受过邵锋指点,内功外功都属顶尖,实力不会比昔日的潇湘子等人弱。
而另一个重要战场霍邑,统帅则是邵锋三年前攻打汉中时,结识的一名文士统领。
这名文士名叫梁天德,有一子,名为梁文靖,根骨极是出色。
梁天德本是大宋官员,因见不惯临安官场腐败,辞官后前往川蜀,协助抵抗蒙古大军入侵。
原本他是看不起邵锋这个“粗鄙武夫”的,但整个川中,最能战的军队就是邵锋的利州军,屡战屡胜,直到竟有反攻汉中的实力。
因此才主动投入利州军,在汉中一役中独放异彩,连夺多处重要关隘,并阻滞敌军援兵,立下大功。
被邵锋逐渐提拔为一方统帅,而他本人则是文武双全,既有文士的儒雅,也不乏武将的豪迈,能力算是除他以外的军中第一。
至于邵锋原来的副将费仲,算是一名宿将,才能平庸,无应变之才,但经验丰富,因此被委任镇守萧关。
萧关地形狭窄,是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占据中间关隘,再于两旁山地建立堡寨,敌方除了硬攻,便别无它法。
这也就不需要守将有多大的应变本事,按照平日里的守城经验和军中条例,刻板的执行命令,便已足够。
再加上后方的宝鸡县可随时提供补给支援,以费仲之才,足以胜任。
而刚刚返回的刘整,则担任黄河、渭水、汾水的支援守备,巡游河面,一方面担任兵力和补给的运输,一方面也可随时侦查敌情,为霍邑的军队提供火力支援。
邵锋则坐镇长安,每日听从信鹰和斥候发回的战报。
七月初三,阿里不哥先行攻打潼关,然而潼关非常险要。
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
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
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阿里不哥十万大军数量纵多,也难以一次投入,只能分批先拔除利州军在潼关附近设立的多重堡寨。
但这些堡寨火器储备丰富,鏖战数日,蒙古大军伤亡惨重,战果却是寥寥。
好不容易拿下几座堡寨,却被陈伯龙亲率精兵夜袭,又重新给夺了回来。
不过倒是让阿里不哥拿走了一些火器、火药,定然会送到后方仔细研究,但这场战役他们肯定是用不上了。
潼关战场陷入焦灼,陈伯龙老兵出身,用兵沉稳老辣,任凭阿里不哥如何侮辱邀战,陈伯龙只坚守不出。
纵然出城接兵,也只在交叉火力掩护范围之内,让阿里不哥毫无任何办法。
而北面,自太原而下的蒙古大军,于霍邑附近展开。
霍邑县城是临汾河而立,北部为高山峡谷,东部却有一片平原。
蒙哥亲率的大军,在霍邑城外建立的堡寨防御体系下吃了大亏,兵马虽得以铺陈,却难以形成围城之势。
而梁天德所部,可以依仗汾河作战,向北可骚扰蒙古大军后路,往南则补给充盈,无惧鏖战。
按照阿里不哥原本的策略,是想依仗兵力充沛,拔除掉霍邑周边堡寨之后,大军围困霍邑县城。
然后引领骑兵主力,从东面的太岳山、陶唐峪中间的平坦官道南下,自此便可进入临汾,这是一片相当平坦的大走廊。
往东则可到达黄河东岸,一旦渡河,便正式进入关中,威胁长安。
往南,翻越中条山,则可进入三门峡,兵胁风陵渡,对潼关北岸造成严重威胁。
不过很可惜,利州军火力强大,梁天德又调度得力,仅仅只是破除堡寨防御体系,就让蒙哥汗极为头痛。
他们所倚仗的西域攻城器械,甚至是来自西域的攻城专家,在面对跨时代的火器时,也是一筹莫展。
所有布置起来的投石机,还没设立好便被火炮远距离摧毁。
之后无奈之下选择蚁附攻城,堡寨之内传统的滚木礌石、火油金汁,就给他们带来惨重伤亡,再加上震天雷等武器,兵力一旦敢于集中,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装备精良的利州军伤亡寥寥,但数日攻城之下,蒙古大军却是尸横遍野,士气低落。
两方面战场进行得都极是顺利,成功阻挡住了蒙古大军的进攻,让坐镇长安的邵锋稍微松了口气。
这意味着他这支五万兵马的机动兵力,可以更晚投入战场,投入得越晚,自然起到的作用越大。
如此鏖战两个月,蒙哥的大军顿于坚城之下,士气低落之极
喜欢制霸诸天从华山剑宗开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