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非要拿五亩地来种辣椒,老袁氏还能说啥?
想到那干辣椒豆瓣酱的好东西,她便扛了锄头,亲自下地整地去。
她还是在娘家的时候常下地,后来嫁过来,宋家没有田地,她便也不需要下地干活了。
但种菜她还是熟练的,每年都要种嘛。
宋秋见她奶起了兴趣非得要去整地,倒也没有阻止,左右也没事,便也扛了锄头跟着一起了。
再加上阿灵,田平和王贵庄,五亩地,五个人,也没用几天就整出来了。
正是除草翻地的时候,梨树沟可是热闹了好一阵儿。
而南边的战事,也是各种消息不断。
二月十三,常胜军再度夺回陇州,昌乐大军溃退至并州。
二月十九,常胜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接连收回并州钦州,昌乐大军伤亡惨重,退至马阳关顽强据守。
常胜军于关内整军,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拿回马阳关。
势头一片大好,消息一个一个的往后方传回,渐渐的,便有先前背井离乡的人陆陆续续的返回家乡。
也有做生意行商的人继续开始往南的商路。
官道上便有络绎不绝的车队和行人,热闹得紧。
高门大户如走时一样的浩浩荡荡。
但不少普通百姓却瞧着有些步幅蹒跚,比起离开时的轻装简行,这会儿更是寒酸,且脸色蜡黄,看得出这逃出去的日子并不好过。
正值饭点,经过松山客栈,有钱的都停下来吃个饭再走,但不少人也只是闻着里头的香气咽咽口水,艰难的继续往前走。
有娃子饿得不依,他家大人便有气无力的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道:“宝啊,再忍忍,等回到家就好了。”
宋秋忙完整地的事,每天都要从庄子上来村里看建房子的进度,然后在客栈吃了中饭才会慢悠悠的回庄子上去。
这几天见过不少返乡人。
这会儿听着客栈外头那妇人的话,她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不管是逃荒还是逃难,穷家富路,没有银子,那可难着呢。
要是当初他们也闻风就跑出去,手里头没有银子,出去要吃要喝,也好不到哪儿去。
她虽然叹,但也没有做什么善心免费给这些人赠些什么吃的。
这饿着肚子回程的人多了,她要是起了这个头,那可是捅了马蜂窝收不了场的。
所以这个善心可不能随便发。
她便只能看着那妇人哄好了娃子,抱着娃子继续艰难的往前行。
这些人,有荆州府的,也有陇州并州那边,当初逃到荆州府见岭南关失守又接着往北逃的。
这要回家,都还有很远的路呢。
特别是后者,有年前就背井离乡的,更是多遭了罪,这会儿都狼狈得紧。
这就是逃难了,只要逃离了家乡,就难得很。
也幸好是常山王带军很快稳住了战局,接连大胜,溃退了昌乐大军。
要是叫昌乐大军继续北上,那时候,到处皆是流民,说不得抢人抢粮,杀人放火的,人饿得很了,又乱得很,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
宋秋转身进了客栈,一下子客人太多,全部坐满了,厨房都有些忙不过来,她得去坐镇才行。
她刚进去,官道那头行过来的人中,有一行四个人,形容枯槁,灰尘扑扑,正艰难的往前挪动着。
年轻的少年走不动了,又累又饿,脚都起泡了,干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嘴里埋怨起来,“不走了不走了!累死我了!都怪娘!要不是你怕死,我们何苦匆匆忙忙离开东陵县,这一路上遭多少罪?还有爹!要不是你没用弄丢了东西,我们起码还有银子吃饭,有车坐呢!我现在饿死了累死了,我不走了,你们要走你们走!”
这已经是他这一路上来不知道第多少次埋怨了。
想他好生生的在书院读着书的,这一逃走,叫书院里没有走的如何看他?
真打过来还好,可现在昌乐大军已经败退,他们这又灰溜溜回去,怎么看都显得不太好看。
再加上这一路吃得苦,早知道就不该听娘的跑出东陵县了。
张松不停埋怨着,却忘了明明当时是他在书院听得消息多了,觉得昌乐大军肯定会打到东陵县来,才赶紧收拾东西跑出来打算往北去京城追上他爹的。
不错,这一行四人正是张松冯氏以及张梅花和早一步往京城去的张南瓜。
要说明明张南瓜上元节后第一天就离开东陵县的,怎么和后离开的张松几人碰在了一起,这事说起来,张南瓜都恨不得怄出两碗血水来。
起初他出发离开东陵县往京城去,那是坐着豪华大马车,一路上遇镇子就停下来吃吃喝喝,住也要住大客栈,游山玩水一般的,别提有多舒坦了。
就因为一边走一边享受,他又吃不得苦不愿意赶急路,所以耽搁的时间多,走了快十天才将将走出清平府。
然后就听到满大街的都传遍了,岭南关失守了,马上荆州府也要遭殃了。
他一听,便有些担心儿子他们,这才决定赶起了急路。
然后就倒了霉,到天黑还没走到可以有住宿的地方,只得停在了野外,就睡在马车里。
这一睡,等醒来,就发现自己躺在地上,马车和车夫都不见了不说,身上的银子银票也都没了,就连玉牌也不见了。
荒郊野外,一个人也没有,张南瓜真是欲哭无泪。
他猜测就是那该死的车夫偷了他的东西,但找不着人,身上没了信
喜欢娇娘发家录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