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点也不是大问题,毕竟对方也是一样在烂泥地里,相对而言,精武军还更占优势,但最重要的是,苏州城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在这个时候开始在精武军的背后纵火,把阊门之外的南濠街、山塘乃至虎丘一带的地方烧成了一片火海。
看到身后的一片席卷而来的腾腾火海,再加上四处乱跑的百姓以及众多夹杂其中的清兵,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防备这些乱民乱军在背后给自己一下,李永吉立刻改变策略,下令严守营门,并让人提前以火攻火,自己放火开辟了一块防火区,又派了一个团的部队列阵在前兼鸣枪示警,把乱民跟乱军阻拦在营门之外,准备弄清状况后再相机而动。
这么做之后,果然收到了效果,不但乱民跟乱军不再冲撞精武军的大营,而且由于及时开辟了防火区,后续的大火也不再向上蔓延,再也无法对精武军的营寨造成影响。
虽然如此,但如此规模的大火,就算没烧过来,光辐射就把精武军大营烤的十分难受,人人都热的一身大汗,这也让精武军上下憋了一肚子怒气,大都以为这是苏州守军在故意找精武军的麻烦,是想火烧精武军大营,顺势灭掉他们精武军。
其实精武军的人倒是多虑了,苏州守军这么做,倒不是想对精武军不利,他们现在压根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想法,他们这么做,实在是执行巡抚大人的既定策略。
早在之前,徐有壬就调张玉良的部将马德昭来重新布置苏州城防,有鉴于苏州城居民太多,马德昭就建议烧毁城墙边上的民居,特别是东门的民居,以利于防守。
徐有壬听从了这个建议,并下了三个命令,那就是“首令民装裹,次令迁徙,三令纵火”。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城门,特别是阊门一带直面太平军的地方来个坚壁清野。
具体而言,就是提前在这这一带布置好引火之物,并让本地的居民提前打包好包裹,没事儿则罢了,一旦发现太平军出现,就立刻迁徙本地的居民,然后再放火烧民居。
坦白说,就战术性防守来说,这个方案是一点也没错的,虽然对城门边的百姓略有点残酷,要烧他们的房子,但提前安排的话,能少伤不少性命,也能减少损失。
毕竟真的打起来的话,攻城战往往都是惨烈无比,城门边的民居肯定受创最严重,那时候再跑,就没那么容易提前打包准备了。
然而,计划虽然好,但他们忽视了民众的撤离意愿,更忽视了清军的纪律。
就算在后世,居民的搬迁行动都是困难重重,何况这是在清朝。
此时的老百姓在没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往往是不会主动抛弃房产撤离的;而张玉良带来的清军也没那么好脾气,压根不会什么文明性劝离,他们只会硬干。所以,原本有序的纵火,一下子变成了清兵的纵火抢劫,结果让阊门一带的百姓死伤无数,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阊门一带已经是一片混乱,如果不是滔天的大火太过厉害,太平军又远来疲劳,加上另有方案,要是他们此时抓住机会趁势攻城,说不定真能一击而下。
就这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期间,天空虽然一直阴天,但却一直没有下雨,结果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最终把阊门至胥门一带沿城房屋夷为平地,在此期间,清兵肆虐的笑声不绝于耳,百姓号哭之声更是直震天际。
这三天,太平军一直在城外三里处休整,眼睁睁的看着阊门一带的大火焚烧,一点动静也没有。
至于驻扎在虎丘的精武军,虽然都义愤填膺,但在严格的军令下,加上火势太大,也只能咬牙切齿的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根本对此无能为力。
的确是无能为力,因为这时期的民居大都是木质,如果是提前准备的大规模人为纵火,一旦大规模起火,那么在这种火势下,是不可能用人力灭火的,只能等火焰自己散去。
而因为大多数百姓都没有提前撤离,所以这期间的死伤更是无法计数,其中大多数都是混乱中被踩死呛死,真正被烧死的反而是少数。
三日大火,把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商业区焚烧殆尽。
包括阊门到枫桥寒山寺的上塘街,阊门到虎丘的山塘街,阊门到胥门的南濠街,乃至城内的西中市等等,转眼之间全都化为灰烬!
期间,城内外过万户民居被烧成灰烬,近十万苏州市民无家可归,时人曾作《姑苏哀》:“清军十万仓皇来,三日城门闭不开。抚军下令烧民屋,城外万户成寒灰。健儿应募尽反颜,弃甲堆积如丘山。”
毫无疑问,就是这一场大火,彻底把苏州人抵抗的心思给烧没了。
原本要是没有这场大火,凭着苏州的城墙以及兵马,完全有能力依城一战,可这一场大火威力太大,造成的后果也太严重,连清军自己也知道闯下大祸,所以后来都主动停止了纵火劫掠,只顾着往西门逃跑。
就在第三天火势稍弱的时候,当天夜里,知道自己手下闯了祸,加上知道这情况下是绝对守不住苏州了,张玉良果断的率军从葑门逃跑。
一夜之间,苏州守军的主力兵马就去了大半,剩下的大都是一些之前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以及当地乡勇,虽然人数还有一万多,但已经人心思变,再也没有可战之力。
由于守城兵马都
喜欢时空走私1859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