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春晚的前身是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是由几家官媒组织的联欢会。
当时在场的大神云集。
两弹元勋钱老,数学家华罗庚、作家老舍、巴金,京剧名家梅兰芳、新凤霞,相声大师侯宝林、建国第一代演员白杨、赵丹、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诸多社会名流。
不过,这届晚会并没有在电视播出,而是录制成影片,后来在全国放映。
之后,1958年央视立台,其实也陆续举办过春节晚会,但由于各方条件,影响力微乎其微。
1979年,央视复播,又搞了一场“茶座会”的春节晚会。
这场晚会,区别了以往死板的“歌功颂德”报告式晚会,采用了一些当时比较新颖的创意,并于除夕也在电视上播出。
这场晚会在当时还是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那时电视还未普及,“春晚”依旧没有出圈。
直到1983年,央视采用直播的方式,又办了一台春节联欢晚会。
侯宝林携徒子徒孙出马,加上李谷一那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乡恋》,春晚引起广泛关注。
次年,央视趁热打铁,陈小二《吃面》出世,开创春晚小品历史,马季《宇宙牌香烟》,逗笑了无数观众。
还有那首香江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激起了观众强烈的民族情怀。
此后,春晚彻底出圈,成了无数中国人内心的深刻记忆。
每年的春节晚会,也都会变成一场文艺大狂欢。
内地当红和顶尖歌手、小品喜剧精英,甚至是年度焦点人物,都会出现在这个舞台,向全国观众尽情表演,庆贺新春。
于是渐渐地,春晚也成了春节期间全民关注的最大热点,记者挖空心思地从春晚上面蹭热度。
在97年之前,春晚的所有节目是严格保密的,演员、节目、表演形式全部不告知外界,想知道就去节目里看。
但在98年后,央视为了进一步吸引观众,就会选择性地透露一些料给媒体,主要是为了给晚会造势。
媒体也乐得配合,所以每年临近春节,各大报纸杂志都会上演保留节目。
《猜猜猜,猜谁今年上春晚》
一整套流程下来,春晚造足了势,媒体蹭足了热度,就连演员也获得了曝光,只有观众被耍得团团转。
今天因为某某上春晚高兴,明天因为某某某被刷下来愤怒,白白浪费感情。
………
不过抛开其他不谈,今年的春晚绝对够排面。
笑星云集的语言类节目不谈,歌唱类节目较之往届算是比较豪华的阵容了。
黎天王、曹轩、刘唤、张惠妹、娜英、韦唯、田震、谢风、赵微、林心茹……
不是天王天后,就是当红人气偶像,还有一大帮的实力歌星。
以往春晚语言类节目一骑绝尘,今年明面上能打的就一个赵苯山和宋丹丹。
冯共还和牛群裂了穴,姜坤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潘子和巩汉林第一次合作,黄红、蔡明、郭达各挑大梁,合作的对象也并非强力搭档。
很多媒体,都看好歌唱类节目这届能翻一番盘,压倒过语言类节目。
不过,曹轩却没那么乐观。
这届语言类春晚节目确实亮眼的不多,但歌曲类节目,别看大腕云集,但让人记住的也没几首。
韦唯、田震等人的反串算是一个,一众歌星唱的《九九新歌》算一个,黎天王的《快乐2000年》电音锐舞算一个,谢风那场“婚礼”也算一个。
但影响力也仅限于当年,而那几个小品,直到2021年还有人能记住台词。
所以,曹轩才不会想不开和语言类节目拼影响力,只要唱好自己的歌就行了。
去年曹轩的《恭喜发财》和《常回家看看》是春晚最出圈的歌,现在一到年节,大街小巷就开始放。
今年曹轩的目标依旧是保五望三,尽可能的期望《黄种人》可以出彩。
2000年2月4号,农历腊月二十九
今年没有年三十,所以二十九就是除夕夜,龙年春晚也于当晚8点整开演。
佛市,《少年包青天》剧组
剧组挺人性化,包了酒店的餐厅,把所有留在剧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同时顺便看春晚。
毕竟剧组男主兼老板之一也有出演,大家都想看看热闹。
《少年包青天》剧组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各地过年习俗也不一样。
剧组和酒店一琢磨,索性年糕、汤圆、饺子、面条全都备上,再弄了二十几个大锅菜,来了个自助年夜饭,自己想吃什么拿什么。
胡婧还是和任权、李兵兵、释小龙在一起,李、任是东北人,释小龙豫省人,过年肯定吃饺子。
而作为滇省人的胡婧,过年是没有吃饺子习俗的,她们吃各种家常菜,以肉菜居多,主食多是米饭或者乳饼。
不过胡婧11岁就在京城上学,现在口味早就被同化的差不多了,滇省菜吃得,北方菜也喜欢。
过年吃自助,她便夹了点菜,也跟着李兵兵他们要了一碗饺子。
“小龙,多吃点。”
几人找了个距离电视近的位置,胡婧和李兵兵不停给释小龙夹菜。
释小龙拍戏时,是他爸随行看护,这次过年,老家出了点事,释小龙父亲便返回家里处理。
大年下的,释小龙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一人被丢在剧组,挺可怜的,胡婧和李兵兵难免多照顾一些。
不过释小龙自己倒是挺高兴的,
喜欢华娱1997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