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有书友谈到这个问题,做一个单章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是爵位问题:
晋朝的爵位制度异常复杂,毕竟司马炎开国时期为了拉拢世家搞了不少幺蛾子,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
晋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比如八王之乱时期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等】
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就是姓司马的】
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
以上爵位都是既有爵位,又有封邑的,比如说现在的刘义真,就是桂阳县公,除了身份外还有钱拿。
但东晋末期到刘宋初期有个特殊的爵位叫五等侯。
这个爵位其实只有“名”,没有“财”,应该是刘裕发明出来忽悠世家的。
等到了南齐的时候,世家重新掌权,也就把这个制度给废了,所以“五等侯”是这个时代一种特殊的爵位制度。
再说官职:
晋朝官制方面设有三省、一台、五监、州郡县等府衙。
(没错,三省就是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原型)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掌管秘记奉章、奏报正事、选举人才、赏罚百官及将皇帝诏示宣告内外、出纳皇命。由尚书令、左右仆射、列曹尚书、左右丞官员组成。
(长官是尚书令,但因为尚书令职权太大,基本只设立左右仆射,也就是刘穆之的位置)
中书省负责修史、枢密机要、记录皇帝、皇族子弟日常活动及朝庭议事、礼仪、侍奉,掌管著作、三阁图书。由中书监、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官员组成。
门下省执掌纠正、献纳、谏正、参政议事、外交等事务。由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官员组成。
(长官是侍中)
一台即御史台,掌管纠察百官、颁布法令。由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组成。
五监即少府监、将作监、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均为专门机构。
少府监负责全国丝织,相当于现在的纺织部;
将作监负责全国冶铁、铸造,相当现在的工业部;
军器监负责全国兵器制造、分配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科工委;
都水监负责舟楫制造、河道治理、漕运,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
地方则设立州、郡、县sān_jí制度,基本和三国时期差不多,就是把“十三州”给肢解了,使其没有那么大的权利。
在这里特意说一个官职,叫做中护军。
大家知道在唐代以前朝廷的军制一般都是屯重兵在京师。(比如两汉的南军、北军,东晋的北府军)
所以中护军就是统领这支军队护卫京师的,权利非常大。
【最后附上品级表】
正一品:太师(两晋时期因避司马师名讳,亦称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虚职)
从一品:开仪府同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等。(虚职)
正二品:特进、太常、辅国大将军等。(虚职)
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实权)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尚书、少府、左右骁骑、左右武卫、上都护、冠军大将军、中都督等。
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勋、卫尉、廷尉、宗正、太仆、大鸿胪、左右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校尉等。
正四品上阶:侍郎、尚书左丞、刺史、忠武将军等。
正四品下阶:尚书右丞、中郎将、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阶:秘书少监、少卿、长史、太中大夫、宣威将军等。
从四品下阶:少府少监、少伊、别驾、司马、都尉、明威将军等。
正五品上阶:太守、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中书舍人、长史、参军、定远将军等。
正五品下阶:内常侍、朝仪大夫、宁远将军等。
从五品上阶:秘书丞、著作郎、朝请大夫等。
从五品下阶:太常丞、太史丞、驸马都尉、奉车都尉、游击将军等。
正六品上阶:太学博士、太子舍人、京师县令、骁骑尉等。
正六品下阶:中牧监、上镇将等。
从六品上阶:起居郎、起居舍人、州郡县令、旅威校尉等。
从六品下阶:侍御史、国子监丞、旅威副尉等。
七品:诸州中县令、殿中侍御史大夫、主簿、主书、别将长史等。
八品:监察御史、征司郎、助教、兵曹等。
九品:中关令、诸州县尉、各府衙博士等。
————————
很多资料来源于网络,可能有遗漏,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文献。
喜欢宋起关中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