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封信,两封是金马碧鸡老兵寄来,一封是《燕京文学》编辑孟楠寄来,还有一封竟是阮小虎寄来的。
于东先拆了孟楠的来信,内容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问一下最近可好,还有如果有合适《燕京文学》的稿子,请一定不吝投去他们社之类的话。
这封信于东没回,今时不同往日,以后这样的来信只会越来越多,他可没有一一回信的精力。而且既然没有稿子给他们,回信说些好话也无用。
随后他又拆了阮小虎的来信。
自上次阮小虎来辞别,一去已经几个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写信过来。
信中说,他如今在家乡已经拿到了当地颁发的导游证,准备专职当导游。
能当导游,他最开心的不是收入会变多,而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了。
前段时间因为忙着拿证,所以看文学书籍的机会变少,现在终于拿下证来,准备认认真真找些书看,也希望于东能给他推荐一些书。
看着阮小虎的信,于东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愉悦,同时也为他高兴。
在给阮小虎的回信中,于东推荐了几本自己觉得不错的书,并鼓励他几句,让他一定不要放弃读书。
最后,于东才拆开金马碧鸡老兵的两封信。
这两封信的时间隔了二十多天。
第一封信中,老兵说自己之前去乡下转了一圈,有感于乡村的教育资源匮乏,下定决心要去乡下支教,可能以后通信的地址要改动。
第二封信,就是从乡下的那个学校寄过来的,寄信的时候,老兵人已经在乡下了。
于东捏着老兵的信,陷入了沉思,前世老兵根本就没有下乡支教过。两人不再通信之前,老兵就一直在江城大学任教。
但是现在,变故发生了。
这个变故,也是因为他回来么?
但是回忆着这段时间的来信,于东感觉根本没有哪个点会引起老兵跑去支教。事实上,老兵自己也说了,他是因为去乡下逛了一圈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其实于东觉得从理性出发,老兵待在江城更好些。
并非说教大学比教中小学要高明或者高尚,而是现在的中国,需要老兵这样优秀的年轻教师把自己之前学到的东西发挥得更充分。
乡村教育资源匮乏,他一个支教老师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
事实上,现在很多乡村的学生根本没有条件读书,即便你告诉他们知识如何能够改变命运,但是当下的困境由不得他们去畅想未来。
眼前他们能够看到的,就是他们辍学后去打工或者务农,就能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就能更好地活下去。
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老兵的朋友,于东还是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抛弃大学老师的身份,跑去乡下支教,可想而知老兵遇到过怎样的阻力。既然那些阻力都没有浇灭老兵的热情,于东又何必再给他泼冷水。
回信中,于东对老兵的决定表示了支持,同时希望他一定要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支教亦是如此。
把身体拼坏了,于他,于教育,于国家都得不偿失。
回完老兵的信,于东深有感触,或许他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办个希望小学,捐一些教材,设立一些奖学金。
从根上来说,想要在文化交锋中取得胜利,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教育,国家自有规划,他能做的不过是在其中添些砖瓦。
既然如此,那就要多赚些钱,最好是多赚些外国人的钱。
“我是在为自己想要赚钱的想法找借口么?”
于东笑了笑,反正也管不了那么多,把事情干了再说。
……
八月二十九日,学校还未正式开学,吉米打电话告诉于东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第二世界》英语版的翻译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另一个是《生化危机》开头的两万字也已经翻译出来。
吉米即将带着这两份稿子回到美国,寻找对它们有兴趣的出版社。
于东不得不感叹吉米的办事能力,他竟然找到了著名翻译家文安雄为《生化危机》做翻译。
这个文安雄可了不得,他不仅仅是个翻译家,还是个文学评论家。他翻译过很多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对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很有研究。
同时,他还发表过不少篇英语著作,在国外也有些知名度。
多方面考虑,文安雄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
当于东正在金艺忙着开学事宜的时候,吉米已经身在纽约。
他到纽约的第一站就是矮脚鸡图书公司。
美国图书市场看着百花齐放,事实上大出版商就那么几家,而且彼此之间还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
矮脚鸡是美国最大的大众读物出版商,从风格上来看,他们也是最适合《生化危机》的。
而且吉米跟他们商业图书部的经理丹顿·塞尔福有些交情,所以就直接过来了。
丹特·塞尔福正在喝咖啡,享受着下午难得的休闲时光,此时吉米却敲门进来。
“吉米,你每次都能掐准时间。”丹特·塞尔福放下杯子,然后拿起电话吩咐了一句,“苏珊,泡杯咖啡进来。”
吉米笑呵呵地说道:“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喝到你的咖啡。”
两人拥抱过后落座,丹特笑眯眯地看着吉米:“听说你最近一直在中国待着,是不是上次《一天》的事情让你尝到了甜头?”
“什
喜欢溯流文艺时代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