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臣传】(下)
土城中的守军正是吴臣和他的亲卫们,在吴臣选择留下之后,他从土城的百将手中接过了指挥权,麾下除亲兵外,尚有一百余名县卒和五十余名曾经从军的退役老卒。
吴臣征集了城中所有16以上60以下的男丁,命人日夜不停的加高土城东侧城墙,同时拆卸房屋以备守城所需的滚石檑木。
至于城中的老弱妇孺则被吴臣疏散,向西前往最近的城池避难,城中男子都知道自己在为家人争取时间,皆愿意与叛军死战,士气可用。
叛军一连七日都没能突破土城这道扼住向西咽喉的关卡,后续赶来的叛军增援部队携带了大量的远程武器。
陈胜大喜,淮南武库已被叛军夺取,这使得叛军拥有了压倒性的远程火力优势!
他即刻点起一千士气较高的来援叛军,在密集箭雨的掩护下向摇摇欲坠的土城发动进攻!
在抵御叛军的进攻时,吴臣于城头被流矢击中,叛军的蹶张弩力能穿甲,吴臣虽披挂双层铁甲,左肩仍被弩矢没入两寸!
他都如此,其余城中守军更是死伤惨重,还能战斗的军卒尚不满百人!
土城中的数百壮士已经自发的拿起了有些破损的武器,勉强让城头不那么空旷。
因伤口处理不及时,生锈的箭簇引发破伤风感染,吴臣当夜开始高烧不退。
饶是如此,翌日天明时他依旧坚持出现在城头鼓舞士气,犹如一杆定海神针,淮西小城牢牢钉死了叛军的活路。
......
第十日,一千余淮西士兵赶至土城,将已经杀入城中的叛军逼了回去,吴臣命人以火药炸毁城关,彻底堵塞城门洞。
陈胜自知到了生死时刻,若不能向西打开局面,淮南叛军势必被稍后云集的平叛大军围剿在这尺寸之地!
数千叛军精锐日夜猛攻,夜里火把举成火龙,城外一片橘红,山色清晰可见,每寸城墙都有攻守双方的士卒在死命相搏!
吴臣命人在城中也燃起大火,以为疑兵!
不克。
土城成功阻挡住叛军十七日连续猛攻,吴臣坚持到大军到来的时候,他收到了会稽守共尉亲率江东虎贲包抄叛军后路,一举击溃叛军主力,在土城外三十里处的谷地全歼叛军的消息。
是夜,吴臣伤重不愈而亡,年仅三十三岁。
死后,吴臣的棺椁被运往咸阳,夏公黑夫亲自为其扶棺,陪葬于自己陵墓旁,下葬之时,黑夫悲拗不止,痛哭流涕。
后追赠吴臣为卫尉,谥号忠信侯。
吴臣的三个儿子,长子吴回袭爵长沙侯(彻侯),先后担任武信校尉、浙江郡尉、镇东将军等职;
次子吴正封余越侯,爵关内侯,调入中枢担任五官中郎将;
三子吴平封闽越侯,爵关内侯,以平南将军镇守闽中(今福建福州),后吴郢镇守闽中,吴平被调往夷州,为首任夷州都护。
张苍对吴臣评价道:
二十年戎马生涯,北抗匈奴,南定岭南,西取巴蜀,东灭遗楚,吴臣为夏秦帝国奔走四方,立下不世功勋,更难得其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无论夷夏都对他十分信服。
吴臣身为君侯之躯,自愿处险境而不避贼势,据小城而成雄关,使江淮大地的百姓不至被叛军荼毒,此其所怀甚广也。
忠信侯是对吴臣一生的总结,摄政陵旁的大将军灵位也是对其一生戎马的最佳褒奖。
【后记】:
吴臣用他的忠勇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发展道路,吴氏如前秦时蒙氏一样,成为了世代良将辈出的军功之家,吴臣、吴郢两支吴芮的后代在关中和江南扎下深根,在此后数百年间的夏秦帝国历史上,吴氏有着绕不过去的浓墨重彩。
喜欢夏秦帝国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