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啊,你来了!”
朱元璋睁开眼睛,看向陈松,眼睛中多了不少轻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朱元璋对陈松开始依赖。
也不能说是依赖,应该是信任,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陈松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松行了一礼,站在朱元璋的面前。
“今天让你来,是有些事情想要问你!”
朱元璋单刀直入,问道:“你觉得,皇帝和丞相,应该是如何的?”
这问题问的可让人心惊,站在朱元璋身边的庆童将脑袋低下,装作没听见这话一样。
老朱问出这种问题,给人一种要动手的感觉。
陈松倒没有变色,来的时候庆童已经说明了是什么样的事情。
“陛下是想问哪方面的?”陈松问道。
朱元璋的双手敲打着椅子扶手,缓缓说道:“俺要问的是,在处理政务上,皇帝和丞相又该如何?或者说,该采取怎么样的办法,才能让丞相乖乖听话!”
朱元璋这话问的很委婉,其实就是在变相询问陈松,皇帝和丞相,这两者之间应该以怎么样的关系来共存,皇帝怎么才能牢牢把握住手中的权利,不让丞相分走。
搞清楚朱元璋想要询问的内容,接下来就好解决多了。
来自后世的陈松,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政体。
共和,君主立宪,内阁等等制度,这些制度有好有坏,若说让陈松建立一个十全十美的制度,陈松自问自己做不到。
可要是回答这方面的问题,还是很轻松的。
陈松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在脑海中对这件事情进行构思。
朱元璋也不着急,静静的等待着陈松的下文。
良久之后,陈松开口道:“陛下,想要搞清楚皇帝和丞相之间的关系,就要搞清楚皇帝和丞相各自的职责。
臣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很大胆,希望陛下能恕罪!”
“俺恕你无罪!”朱元璋说道。
在听到朱元璋的保证后,陈松开头道:“皇帝,是一国之主。家天下之下,将国当成一个家,那么皇帝就是这个家的家主,是这个家的老爷。
作为家主,家里的大小事宜都要过问,同时也要肩负这个家庭的各种责任。
一个家族的旺盛与否,和家主的贤明有着绝对的关系!”
陈松说的这些话,朱元璋非常赞同。
朱元璋认为,皇帝的圣明与否,事关江山社稷的安稳,要是皇帝不怎么贤明,那么江山社稷会很容易败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朱元璋才会严格要求朱标,才会勤政。
“接着说下去!”
朱元璋出言催促。
陈松接着说道:“一家之事,事无巨细,事情很多,身为家主,精力有限,也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所以,不能对任何事情进行过问,不能将一家之内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处理。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人对家中之事进行统计,进行辨识,将小事留下自己处理,将大事交由家主处理。
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设立宗法制。换句话说,小宗是大宗之丞相,大宗是国家之丞相,如此一层一层的绵延下去,直至治理全国。
秦统一六国,宗法制落寞,郡县制建立。其实,郡县制也可以看成是宗法制的变种。
郡县为小宗,朝廷为大宗。郡县治理地方,自己能处理之事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告之朝廷。
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郡县制,以升迁官职大小为纽带,以严刑律法为惩戒。
一层一层的上报,一层一层的处理,于丞相之处集中处理,最终上报皇帝,以做决定!
如果将皇帝比作国家,那丞相就是小宗。今日陛下虽废丞相,但丞相之权,会通过其他方法重新出现!”
庆童站在一旁,听的心惊胆颤,生怕朱元璋知道不满意,将陈松给砍了。
朱元璋是什么人?为了集中权利,将胡惟庸直接给费了,好不容易将丞相之权收回来,现在竟然说这些话,这不是在找死吗?
庆童直接捏了一把汗,心道:“我的侯爷啊,您怎么什么都敢说啊,这可是要命的啊!”
可奇怪的是,朱元璋不仅没有任何愤怒,甚至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从一个普通百姓成长到如今的地步,足以可见其本领以及智慧。
陈松这浅显的解释之后,朱元璋也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事。
“陛下之勤政,古今罕见。不过,臣说一句大胆的话,陛下的勤政,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松语不惊人死不休,再次抛出一句炸弹。
好家伙,这话不就是在拐弯抹角的说,老朱啊,别看你现在很勤奋,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日后可不会勤奋了。
说不定,你的后世子孙全都是一些懒汉。
果不其然,朱元璋在听到陈松这话时,脸色瞬间就变了。
脸色通红,几欲驳斥,可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朱元璋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实干主义者。
很难想象,两种不同的思想方式,竟然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说他是理想主义者,是因为他的种种措施。
建立惠民药局,建立养济院,建立公共墓地,建立社学,甚至还有历史上从未出现的民告官。
说他是实干主义者,是因为他所做的很多事,几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从攻占集庆开始,到后来的登基,几乎每一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喜欢洪武年间小神医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