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速度比苏教授想像的还要快,前后不过用了八天,数据就差不多完善,也就是说二号原型机已经可以初步完成自动驾驶了。
不过这是在一号原型机和二号原型机同一天试飞的情况下……每款原型机只飞10公钟左右,那就一个安排在上午一个安排在下午。
当然,如果是正常的试飞,即便两架原型机同一天试飞也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获得准确数据的。
这其实是王学新察觉到了苏、和俩教授的疑惑。
如果是苏、和俩人不怀疑,那王学新还有些畏首畏尾的不敢太过份,但如果俩人已经起疑了……过份跟不过份有区别?
就像监考老师已经知道你做弊,多抄一点跟少抄一点有区别?
重点是不要被抓住把柄!
在这方面,王学新是有绝对的控制权……原始数据在自己手上,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说测试的结果就是这样,谁还能拿他有办法?!
要看原始数据?
你是在怀疑我王营长动手脚吗?
就算动手脚也应该往坏的方向动,哪还有往好的方向动的道理?
更何况这是这事机密,不能外泄。
改天在运送的途中要是碰到鬼子飞机的轰炸,那就正好了,一把火烧了来个死无对证!
因为这事,苏教授也问过王学新。
“王营长!”苏教授拿着记录本对着上面的数据犹疑的问:“咱们这数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王学新摆出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反问:“怎么?这些数据错了吗?”
“不不不……”苏教授赶忙摇头回答:“不是这些数据错了,而是……这些数据太对了!”
王学新眉头一皱,抬头望向苏教授:“苏教授,这我就不明白了。别人做实验都是担心数据不对,你却担心数据对……这话可不能随便对外人说,别人听见了还怀疑你是反动派的奸细呢!”
苏教授原本还想问什么,被王学新这么一说就噎住了。
王学新说的没错,这东西可不是普通产品。
这东西是用来打鬼子的炸弹……大家都指望着它能又快又好的整出来,他苏才明还因为数据对的太多进度太快而担心?有何居心!
于是苏教授就不再多问也不再乱怀疑了,反正有数据交到他手里,他就老老实实的把它们用在二号原型机上就是了。
这一来王学新就更是放开手脚把真数据往试飞记录里“抄”,顺便把雨天及大风天甚至各种风向的数据全都搬了过来。
于是前后就只有八天,二号原型机就已经有能力在李东成没有干涉的情况下飞往原常机场。
不过当然,降落还是需要李东成操作的。
据说李东成从原型机出来时还傻呼呼的问了声:“凯哥,其它情况都差不多了,这玩意还真能自个飞,就是降落还没完成,应该还要一段时……”
周元凯给李东成头上来了一下:“你傻不傻啊?这是炸弹,飞到敌人上空还需要降落?直接让它从天上掉下来不就成了?”
李东成“哦”了一声,然后就呵呵笑了起来:“还真是!”
然后又看了看原型机,感叹道:“老天爷,还真有能自己飞的东西,这不是亲眼看到,真不敢相信!”
周元凯笑着说:“所以才要咱们俩试飞不是?想想吧,就一枚这样的玩意,就能载着八百公斤的炸药飞往敌人的方向!八百公斤,知道是什么概念吗?鬼子飞机投下的炸弹的也不过一百多公斤,咱们一下就来了八百公斤,而且还不用飞机……”
周元凯这是说到重点了。
能打出这么远的射程又能达到800公斤装药的,这时代只怕也只有眼前这原型机可以做到。
更可怕的还是这东西十分廉价,整个就是一個飞机模型再加几个火箭发动机,如果说有什么值钱费时的,那就属陀螺仪以及以它为基础的一套控制设备了。
不过在数据基本到位后还是出现了一点问题。
苏教授在第八天的试飞后,就对王学新说:“营长,我们发现原型机在对大角度偏离时的处理还存在些误差,详细的说,就是当原型机机身倾斜30度以上时,原型机的反应不尽人意,这很可能使原型机偏离原定的轨道影响精度……”
王学新想了想,觉得不对啊,系统给出的数据应该不会错才对。
再往细里一想,就隐隐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系统给的数据如果没错,那就是研发团队因为设备粗糙或者为了赶工短时间生产出来的原型机误差较大,比如陀螺仪的反应由控制系统传递到原型机的方向舵的过程中有误差。
这些误差大倾角较小调整幅度较小时还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果倾角较大需要较大的修正数据,误差也就被放大了,于是就有了不尽人意的结果。
王学新想了想,就回答道:“苏教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或许可以不要求一次调整到位,而是分为几步,比如从大倾角调整到小倾角,再由小倾角调整回正确的位置,你觉得呢?”
苏教授被王学新这么一说就尴尬了……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怎么就没想到这方法?
究其原因,苏教授认为是自己以及研发团队始终把原型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当作一个机器……其实它的确是个机器。
但思维上不能这么思考。
因为当苏教授等人把它当作机器后,就会有一种惯性思维,以为机器嘛,只要数据对就能一步到位,如
喜欢亮剑之军工系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