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说,君子以仁义治国,可多年为帝的李重润,心里清楚的很,那都是屁话,没有相应的实力,别说治国了,能活到哪天都不知道。
李重润十八岁亲政,少年天子,他能把皇位坐的这么稳,秦睿辅政的功劳固然大,可李重润的能力,也固然不容忽视。
刘妃,真是很不识趣,她竟然固执道,不成功便成仁的地步,反正秦睿带着大军来的时候,只要皇帝是死的,她能不能全身而退并不重要。
可就在刘妃,准备与李重润拼命的时候,金殿外传来激烈的厮杀声,没过多久,就有一群北衙禁军闯了进来,领头却是薛王-李隆业,且直接拿下了刘妃的那些爪牙。
“臣弟-李隆业,参见陛下,臣弟护驾来迟,请陛下降罪。”
见李隆业全身铠甲,大礼参拜,李重润微微一笑,随即虚抚了一下:“皇弟,起来吧!你护驾有功,朕该赏你才是。”
“可朕好奇的是,刘妃作乱,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隆业是北衙的将领,且负责的外宫戍卫任务,他的兵来的这么及时,没人报信,是绝对不可能的。
“回陛下,臣弟不知,是太平姑姑告诉臣弟有人要谋害陛下,并引臣弟来平叛的。”
李隆业回答的十分干脆,斩钉截铁到没有一丝犹豫,所以这话一定真的。而且,他这话音刚落,身着盛装的太平公主从殿外走了进来。
虚抚了一下太平公主后,李重润淡淡言道:“多亏有了姑姑,否则的话,朕有可能就殒命当场了。”
“哎,陛下说的话,姑姑是你嫡亲的姑母,与中宗皇帝共天工地,陛下的事,就是姑姑事,义不容辞。”
太平公主这话说的,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充分展示了一位大唐嫡公主的爱国、重情的情怀,一般人听了,一定会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太宗皇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能在为难的时候,拉你一把的,就是到死也不能忘记。
当然,也不是没有另一种可能,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以,李重润,便又重复了问了一句,太平公主是如何知道刘妃作乱的。
而太平公主的回答,却很让人诧异,她并不知道刘氏作乱,而是因为长安城中的祸乱而来。
太尉、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秦睿不知什么原因,调动飞骑卫,击杀了明德门的守将,已经与成王-李仁会合。
说到这,太平公主必须要提醒皇帝一句,虽然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抬举李淑将她过继到膝下,给予了嫡公主的名分。
可说到底,他还是李偣之女,这层血缘,是谁都改变不了的。而李仁是李恪之子,追本溯源,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即便,他们夫妇对皇帝有养育之恩,但最后的选择,依然是李仁。太平公主不知道,秦睿起兵的理由是什么,但他有负君恩,背反朝廷是一定的了。
出于对大局的考量,太平请皇帝下旨,大明宫所有的军队进入防御状态,并发布檄文,痛陈秦睿的罪行,号召长安的军队,勤王护驾。
皇帝是天下正主,国家法定的皇帝,受命于天,不必惧怕秦睿的势力,长安的军民都是大唐的子民,他们一定会响应朝廷,平定乱贼的。
哈哈......,太平公主话刚说完,一旁的刘妃就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李重润,看到没有,我的计划成功了,秦睿果然中计,反了。”
“你,和整个大唐,就等着给我们为魏王府,陪葬吧!哈哈哈......”
哦,太平公主听到刘氏言,胁迫皇帝写下了一道假圣旨后,很是惊诧,同时也明白了秦睿为什么要起兵谋反。
“陛下,人都怕死,秦睿也一样,现在你的圣旨是要他命,他反叛也是意料之中的。”
“时不我待,还是请陛下速速降旨吧,否则高宗皇帝的大业,就保不住了。吴王一脉,是不会忘了当年的冤屈的。”
处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秦睿了保命,保住秦氏一族的富贵,起兵造反,拥戴与其亲厚的李仁为帝,是人之常情。
而且李重润是跟着秦睿长大,他应该比谁都清楚,秦睿的能力,及在军中的威望。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一旦南北衙的军队被接管,那可就无力回天了。
太平公主,以高宗皇帝的嫡女,皇帝嫡亲姑姑的名义,恳请皇帝割舍个人情感,以国家大义为重,果断出手,戡乱定国。
“可是,太平姑姑,眼下大明宫的守将中,除了飞骑卫出身的,就是薛刚等寥寥数人。”
“你来说说,朕该将兵权交给谁,谁能保证在太尉的攻击下,保住大明宫呢?”
哎,李重润这话问的很是巧妙,太平公主先是有余了一下,随后神情变的无比严肃。拍着胸脯告诉皇帝,她是皇帝的姑姑,是高宗和太皇太后的女儿。
为了李家的基业,为了侄子的江山,她愿意战斗到最后一刻,至死不渝,敢当皇帝手中的盾牌。
“姑姑就是姑姑,到什么时候都是向着朕的,真是让朕感动啊!”
“陛下过誉了,姑姑不向着你,难道向着那些乱臣贼子吗?”
“可是姑姑就能战胜太尉吗?就像二十多年前,你与八叔败在他手上一样?”
恩?见太平公主挑眉,李重润赶紧解释了一句:“不是朕信不过你,而姑姑根本就没带过兵,所以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陛下的意思是,你要亲自带兵吗?那太危险了。陛
喜欢纵横天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