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六月十五,圣神皇帝-武曌发布讨伐檄文,讨伐背弃盟约,蔑视大周的阿史那骨咄禄部,并于天门楼前,登台拜将。
三军肃穆,旌旗招展,号角鼓乐齐鸣,典礼官-夏官尚书-邓国公-岑长倩,于高台之上,高声诵读讨伐檄文。
诏曰:维大周天授元年,六月,圣神皇帝诏敕我三军将士,突厥狼子,豺心狼性,罔顾天恩,背义无道,今遣义兵,行天诛,此乃天之道也。
.......,今特授飞骑卫大将军-怀化大将军-驸马都尉-孟津县候-秦睿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将大周天兵二十万,出师北伐,攻灭仇寇,震我国威。
“大周万胜,万胜!”,在将士们欢呼声中,身着明光铠的秦睿一步步的走上御阶,撩了甲裙,跪授兵符、帅印,随后又起身接过黄钺(假黄钺-代天子行征伐之权。)
“此钺之上,将军节之;此钺之下,将军节之,望将军不负朕望,再现汉武雄风!”,亲自扶起秦睿后,庄严肃穆的武曌沉声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等此行必定将大周的军威宣扬于漠北,务使蛮夷小觑我中华上邦。”,说完这话,作为大军统帅的秦睿,恭请圣神皇帝向三军训话。
武曌自先帝在世参议朝政以来,委任过不少将帅,可因为牝鸡司晨等客观原因,在三军出征仪式上训话还是头一次,所以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清了清嗓子,整理下冠冕后,武曌高声陈述,大周的子民原本安居乐业,不喜欺凌弱小,也一直奉行太宗皇帝,四夷一家的理念,对于友邦,甚为友善。
尤其对突厥,可以说是恩宠比之亲子,但东突厥贼子,却屡屡侵犯我朝,掠夺财帛,杀我商旅,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今日我大周北伐乃是正义之师。
另外,武曌还特意强调了“假黄钺”之事,大军北伐期间,北线诸州府,一切军政事务,皆由新平道行军大总管节制,可行先斩后奏之权,不必请旨意。
......,拜将大典结束后,秦睿骑在汗血马上,高举金锏高呼了一声:出发。天门楼前的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一路向北而去。
在行军序列中,秦睿的表情无比的肃穆,提领军队横扫不臣,是每个武将的梦寐以求之事,而且秦睿现在的岁数还不到而立之年,这份荣耀也不是常见。
妒忌的目光也好,崇敬的目光也罢,秦睿都不是那么在乎,他最在乎的事城头上的旗帜,硕大的龙旗迎风招展,那个美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上面的字不是唐。
“契苾,你的怀远军可以提前出发了,前至绥州一带待命,好好干,也让他们好好看。”,与其在马上击掌之后,二人一起策马驰向中军。
秦睿的这个前军都督-契苾明可是有说道的,贞观朝-凉国公-契苾何力长子,母为临洮县主李氏。
以门荫入仕,凭借父勋,受封渔阳县公。起家太子(李弘)千牛备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奉辇大夫,外放左武卫将军、贺兰州都督,辅佐侍中-姜恪镇守凉州。
又授柏海道经略使,跟随中书令-李敬玄攻打吐蕃。抵御西突厥进攻,转左骁卫大将军、燕然都护、凉国公,加授怀远军经略使。
圣神皇帝即位,授-镇军大将军、怀远军经略使,他的母亲和妻子得到皇帝赐姓为武,属于大周刚刚受封的新贵之一。
但这新贵却因为有一半的突厥血统,一直在朝中和军中,倍受打压,半辈子都没抬得起头来。
本来,这个前军都督,秦睿是要用程齐之的,内举不避亲嘛,用自己人,省心又省力。可岑长倩却向他举荐的契苾明,说他是个不可多得将才,不亚其父。
更值得一提是,契苾明的怀远军,清一色的突厥骑兵,且全部由契苾家的子弟统领,都是父子、兄弟兵,战斗力强横无比,丝毫不亚于其他卫率的骑兵。
用兵之道,与用人之道一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了这么一支熟悉突厥情况的部队,秦睿在北部的仗,要好打很多,还容易与漠北百姓交流。
并认真的告诫秦睿,不可用皇家卫率的那套统领大军,唐军的将领各族的都有,不要与那些人一样抱着胡汉有别的态度,否则秦睿的路一定不会走的那么顺畅。
也就是秦睿和契苾明在队列之外,纵马飞驰的时候,狄仁杰与岑长倩揣着袖子站在门楼上看着他们撒欢的跑着。
“长倩,你的胆子太大了,怀远军可是头草原狼,你竟敢推荐给利见,你就不怕真的出事吗?”
“哎,怀英,你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卫公、英公、刑公、闻喜公统领唐军时,军中的将领,那可是什么民族都有。”
“秦睿要想再进一步,成为领头羊,他就的学会适应时势,板一板皇家卫率领袖的臭毛病,这是他身上的缺点。”
狄仁杰的顾虑,岑长倩当然清楚,姜恪、李敬玄两位宰相,也算是一时雄杰,可他们都没有管好契苾家桀骜不驯的骑兵。
也就是通过这两位相爷之口,军中的将帅们都不愿意打仗的时候带着他们,省的关键时候,让这支不从号令的军队拖了后腿。
且这支军队与其说是朝廷的,莫不如是契苾家的,军中的将校都是兄弟、族人,针插不进,水破不透,整个一茅坑里的石头。
那么多可以与秦睿协作的好的将领不选,岑长倩偏偏建议秦睿重用之,委以前军都督一职,他哪儿来的信心保证
喜欢纵横天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