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小节在单簧管和圆号转入
大调,为音乐提供了新的动机。
演奏两个声部的乐手为清一色的男性演奏家,他们用浑厚的音响展现出了一种安然和高亢。
而一直处于理性的钢琴也渐渐明亮了起来。
似是乐队与钢琴的对抗再起。
在这交织成一团的音律中,萨宾娜用指挥棒调配出了音乐第二主题的素材要素。
一段激动人心的钢琴旋律接连铺开,持续的be音犹如教堂下的钟声,秦键撑开的右手演奏着和弦二度进行旋律,试以双手挑战整个管乐声部。
这一次,萨宾娜带着乐团主动退让,整个乐团的音量降低了一个level。
紧接着钢琴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化身紧缩的旋律线。
声音之统一,上下之连贯,完全没有缝隙的连奏宛如一只手在弹奏。
秦键在此完成了一段双手炫技的极速表演。
这一段的困难只有每一个研习过此曲的人才能明白,廖林君作为一个听过秦键演奏过此处两次的现场观众,她得说比起在莫斯科的时候,秦键对手指的把控更加成熟了。
她觉得秦键已经明白了什么是技术服务于音乐本身的道理,她在这里听到了秦键的内省。
廖林君的镜框下浮现出了一对梨窝,没有老师会为学生的真正成长而感到不开心。
短短的十分钟,第一乐章还在继续,由钢琴勾勒的故事线条依然在缓缓的前行。
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忘我的向前走着。
每每双手展露惊喜之处必定会吸引到无数的目光,只是他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此时他的眼前只有钢琴,脑海里只有他自己的画面,耳边只有钢琴声和‘暂时属于他的乐队’。
“忘我的演奏是处于一种属于演奏家的高贵品格。”
坐在第一排的观众里有一名特殊的观众。
吉格斯.霍普,当今欧洲古典音乐圈内最著名的乐评人之一。
来自英泰晤士报的首席乐评人今天是专程来看这场属于格里斯贝克与其妻的拉三音乐会的。
只是霍普万万没有想到出场的却是这名来自华国的年轻人,作为一名活跃在古典乐圈的大人物,他自然知道秦键是哪一位,他还曾打算为对方与萨耶维合作录制的cd写过一篇长评,不过在后来求购cd未果就作罢了。
所以他以为自己很了解这个华国年轻演奏家,但是他此时觉得自己错了。
他根本没有设想过一个擅长演奏莫扎特的人可以将拉赫玛尼诺夫演绎成如此广袤无际。
这让他心中高呼上帝的同时也不经重新以一个乐评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起秦键今天的演奏。
霍普认为秦键拥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这点毋庸置疑。
与那些走进音乐厅的小白不同,在霍普眼里小白们还未走进音乐厅时就会抱有一种‘能上台的音乐家都是精熟的演奏者’这一观点。
霍普并回避这一现实情况:当今的听众把舞台上非常高的技巧水平视作一种理所应当。
但他深深知道被冠之以高超技巧的演奏家们彼此之间又有着各种细微差异,这也就是小白们体会不到的乐趣了。
在霍普看来,从莫扎特到肖邦,再到拉赫马尼诺夫,秦键指下表现出的是一种非圆滑轻巧的表面功夫,也没有令人厌烦的英雄式做派。
尤其是第二点,看够了那些令人作呕的作秀表演,霍普认为秦键淡漠且清澈的演奏肢体动作简直是油腻洪流中的一股清流。
在聆听拉三这样的庞然大物时,三流的听众在听气势,二流的听众在听声音,一流的听众在听音乐。
音乐即是包含了演奏者所有的技巧和乐思在内的高度统一。
霍普在秦键演奏的连接部中发现了一点有趣的东西,在他还没有意识到音乐已经进入了一个格外复杂的段落时,这原本就是由作曲家给演奏者提出的难题就被秦键毫无察觉的化解了。
当霍普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段落已经完全过去。
他已经打算好在下周的乐评专栏里这样写道:‘你不会立刻意识到他多么聪明地解决了拉赫马尼诺夫对演奏者提出的挑战,一切在他手中都转化成为纯粹的灵巧——他的技巧会让你完全忘掉音乐技巧这件事。‘
霍普琢磨着,随着耳边越发令人紧张的音乐,他灼热的目光再次看像了钢琴前的身影。
“再加把劲儿年轻人,我需要来点更大的灵感。”
柔和的暖光下,他可以看到秦键脖颈上的汗流,还有那被汗水浸透的毫不讲究的衬衣衣领,
这时乐队低音声部已经在一片昏暗中紧张的行进了起来,萨宾娜为了跟上琴秦键越发诡秘的乐思,已经不得不将整个身体的每一个部件都投入到指挥当中。
眼神,手臂,肩膀,部分,甚至微微移动的脚步。
她大臂猛然一甩,铜管乐器们立马发出了尖利的呼叫。
而此时的钢琴声部已经不是抗争或是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绝望的情绪。
奋力的挣扎,集中的音响,迅猛的下键速度,而这一切似乎都不能阻止钢琴被乐团吞灭。
一瞬
整个大厅仿佛慢了一拍。
一晃。
音乐忽然在此突然变的平静了起来。
旋律像哀悼的叹息一般,秦键微微的摇了摇头,眼中渐渐的流露出了一点深情,双手做着左右反向的连贯旋律。
接着又是一声‘叹息’的旋律从乐团中流淌而出。
<喜欢我的钢琴有诈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