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受影响最大的不是国营商社。
国营商社有雄厚的资金和产业,抗风险能力很强。
但沿海了许多中小型外贸私人商社就扛不住了。
货物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挤压在那里,用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它们调转内销,投进去的钱收不回来,资金链断裂。
小商社倒闭,城市里许多人失业,造成了城市治安的不稳定性,这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收入减少,但是朝廷的支出却创立了新高。
军费实际开支已经到了5000万两。
国营商社的总投资高达5000万两,但是正向回报要等到20年之后。
例如今年拨款3000万两建设的几条铁路,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国。
而未来的铁路规划,简直比拿钱直接烧还费钱。
有从辽东贯穿漠南修到西北的,有从武昌打通,修到西北的,还有从北京南下,修到武昌的。
又有从北京到上海,上海到泉州的,南京到成都的。
据说,武昌到广州的线路,也已经规划了。
这些全部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
预计全部完成,至少二十年以上,而且要动用许多人力物力。
连胡子都花白了的毕自严,据说天天失眠啊。
他总感觉财政天天都在崩溃的边缘。
偏偏这个时候,朝廷还在加大官员的编制,加大学校的投入,科研的投入,以及海船的制造。
朝廷未来二十年的总投入,没有人敢算。
预计要投入十亿两(约6500亿元),完成未来的交通建设。
这只是交通规划,还不算其他的费用。
试想想,这些钱通过基建流入到民间,如果在未来二十年,各项产业不快速发展,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后果?
没错!
可怕的通胀!
所以啊,现在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如此的旺盛。
崇祯想好了,现在已经有人将何斌的橡胶树种子在海南岛种下。
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可以培养一批出来,然后在各地迅速落地生根。
再将农业、畜牧业、种植业全力规划出来。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齐头并进,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啊!
第三、关于漠北的争议。
从军委会的汇报来看,卢象升在上半年,一路横扫了漠北,几乎把那里的蒙古人打空了,剩余的一部分远遁在草原深处。
但是漠北的发展却受到了巨大的争议。
漠北与辽北不同,漠北与漠南之间隔着大沙漠,而漠南草原又不是什么经济带,甚至耕地也很少。
朝廷虽然在漠南建立起了元上都城、北府那样的大城,通过关内的经济带动了漠南,但是想要朝漠北建立大规模的城镇,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要知道,从长城到漠北,纵横2000里,中间大片无人沙地。
朝廷就算想模仿辽东修城寨到辽北也不可能。
所以,内阁有一部分人是极力发对向漠北发展的,他们提出都护府的政策,朝廷可以派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维持治安,仅此而已。
持这样想法的,以韩爌、施凤来、刘鸿训等人为主。
但是,又有一部分人,是坚决主张向漠北发展,并且希望投入大量的资金在那里铸造城池,将那里的经济与漠南、关内经济联系起来。
持这样想法的,以李岩、顾炎武等年轻派为主。
双方维持争得头破血流。
其中,又牵扯到是否驻军的问题,这已经超越了内阁权限,所以内阁一时间是无法做决定的,只能上报给皇帝。
第四、关于国营商社和私营商社的争议,在内阁几个大臣之间也出现了争论。
鉴于这一年来,济南、上海、厦门和广州暴露出来的这些商人问题,朝堂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扩大国营商社的范围,加大国营商社的力度。
他们提出了“国营全包制”的概念。
例如以前铺设水泥路,是朝廷出钱,招标民间私人队伍,让这些私人队伍出人出力。
国营全包制,就是朝廷既出政策,还出钱,还自己招人,事无大小巨细,全部又官方管理。
这样可以遏制民间商人数量的增长,还可以可控范围内保证工人的俸禄发到手里。
而另一派则认为,这样根本不可能,全部交给朝廷来做,效率将会变得非常低,根本无法面对将来重要的经济发展任务。
目前主要的几个争议点就在这里。
现在南洋的海战,其本质上就在解决外贸体系风险问题,进而解决收入问题。
至于漠北的事情,那不是最紧急的事情。
而国营商社和私营商社的问题,其实张凡自己心里早就有数了。
全部靠国营,是不可能的。
未来意识形态里奠定的基础就是国营做主干,私营开枝散叶。
更形象一点来说,朝廷搭台,国企主演,私营配戏。
一定是这样的,这样的组合才是高效的。
而在工业国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经济发展。
如果经济停滞发展,进入内卷时代,最惨的会是普通老百姓。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有钱人还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扩大未来领域的蛋糕上,上面漏出来的那些,下面的人可以接住,跟着发财。
宏观面做大,虽然穷人增长财富的速度远不及有钱人,但至少财富也增长了,生活变好了。
而经济一旦停止,内卷开始后,未来经济空间被锁死,有钱
喜欢我在大明当暴君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