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马车出现在柳铭淇面前时,他都有些发懵。
最近忙得是一塌糊涂,好不容易从宗人府出来,他又忙着娶老婆、弄红薯的事儿。
关于钟彬这个徒弟,还有他正在搞的弹簧和轮胎一事儿,虽然在老妈递过来的报告里面有提及,但少年还是没有多在意。
直到钟彬请他出城来,到了试验基地,亲眼看到这辆跨越时代的马车,柳铭淇才有了震撼的感觉。
整辆马车看起来比普通的马车要大两圈左右。
这辆马车打造得也非常讲究,并不是普通的梨木、槐木等木材打造,而是用了上好的红铁木,微红的色泽下,整个车厢浑然一体,看上去富贵大气。
因为有了柳铭淇的指点,他们做的马车并不是从车厢伸出来的一块宽厚木板、车夫们骑在木板上驾驶的模式。
而是倾向于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欧洲的马车。
它前面是一种座位的驾驶席位,车厢做成了一个在中间开关门的布置,然后上面还用玻璃来透光和装饰。
倘若里面的人不愿意让外面的人看见自己,就可以通过里面的推拉小木板,把玻璃窗户的位置给封上。
然后马车的侧面和下面,都设计有巧妙的通风口,这样就能保证在密封的空间内,空气保持畅通。
由于要在黑暗之中行驶,马车上方的四周还有四盏小的汽油灯,点燃了之后可以维持三个时辰以上的灯火,这样可以照明,避免发生碰撞。
车厢里面同样是按照欧式的风格,最重要的位置是一排大的沙发,宽敞得可以躺下来。
然后地板上还铺设着一层虎皮,看上去很是威武。
同时,车厢内里两侧还各有几个大大小小不同的抽屉,里面可以放置各种物品。
也有两个小板,需要的时候可以撑起来,放置奶茶、食物等等。
这个小板便采用了弹簧功能,使得支撑和收纳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而且非常稳固。
可想而知的是,坐在里面的人会感觉非常舒服。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马车千万不要颠簸。
一旦颠簸了起来,里面再好的各种设施,都是完全没有用的。
只会让人不断的难受、恶心,甚至是吐在里面。
所以柳铭淇更在意的是外面的动力系统和减震系统。
动力系统可不仅仅是骏马神骏与否那么简单,还有车轴的运用,轮胎的受力和反馈等等。
减震系统就容易理解了。
两处轴承的弹簧运用,以及轮胎对于地面震动和颠簸的吸收处理,便可以做好减震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钟彬他们都做得不错。
轴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没有轴承,马车的轮子就不可能转动,不转动自然不能行走,也就不能称之为马车。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晓得,轴承里面全是滚珠,因此也被称为滚珠轴承。
但古代是不可能有滚珠轴承的。
他们一开始用的是木轴承,然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变成了青铜轴承,然后还有铁轴承。
后来发展到了更加成熟的阶段,则是变成了同时拥有两个轴承——内外轴承,也称为大小圈轴承。
通常是由内里的小木内圈,和外面的大铁外圈组成,两环相套,然后中间用动物的油脂来润滑,保证摩擦不会很快损坏轴承结构。
这些民间的智慧,从木轴层开始,再到大小轴承,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说是什么时候哪个人发明的,但其实发明这些的都可以被称作科学家。
如果好好的支持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条件和资金,已经更多的奖励,说不定我国的各种科技发展,早就能领先欧洲好几个世纪。
可惜的是,对于科学的忽略,对于发明创造的不重视,一天到读书就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了,便逐步扼杀了大家的创造积极性,不像是欧洲十六七世纪那样,通过全民发明来爆炸性的增加各种各样的软硬实力,从而获得了飞一样的提升。
从此一步差,步步差,一口气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拼命向前奔跑,都没有能追上来。
略开这种伤心事情不说。
柳铭淇一开始教给钟彬的便是内外铁圈夹着滚珠。
滚珠才能最大限度的以滚动方式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以及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
用人话来解释一下,就是老司机开车又快又稳。
这个难题非常大,需要把铁圈和滚珠做得全部同一尺寸来安装,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在机床没有出现之前,铁圈的大小只能大概相同,而滚珠也只有根据每一个内外铁圈来制作。
这样就使得流水线打造马车非常麻烦,这些零部件如果坏了的话,必须要拉到专门的工坊去进行新的更换,而不是方便的只用更换零部件就可以。
但不管怎么说,不能因噎废食,还是先做出来最好。
做出来之后,再说以后的。
钟彬做这个轴承的时间,和做轮胎的时间差不多。
不过幸好,在裕王府强大的金钱威力下,他一口气端了七个铁匠工坊,拉了三十多个老中青铁匠过来,帮忙处理这个滚珠轴承的问题。
能在京城靠着手艺恰饭的手艺人,都是很有一套的。
他们在看到了柳铭淇的图纸,知道了一系列的要求之后,便开始了积极的炼制。
为什么那么用心?
因为钟彬给他们保证了,只要他们能完美的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