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军事爱好者们并没有放弃迅雷铳,仍旧在增强火力的正确思路上前进。只不过迅雷铳上配备的盾牌、斧子、矛枪等配件逐一被抛弃,最终回归其火铳的本质。
戴梓正是在其父戴苍的基础上,发明了二十八发的连珠火铳。
如今提前二十四年登上历史舞台的连珠火铳,正是名叫戴苍的生员设计,虽然达不到二十八发连射,但也做到了八发连射。而且不同于以往铳管集合的概念,连珠火铳并没有八支铳管,而是使用一个转膛弹仓,将预先准备好的子母弹通过弹仓上膛,然后由燧石击发。
这种火铳如果放在后世论坛,肯定有人称之为“左轮步枪”。如果让明军的老炮兵们看到,肯定会叫它“手持弗朗机”。
其原理的确是从弗朗机炮的后装概念沿用而来。
虽然发射速度快,但同样也有弗朗机炮的缺陷。
其一:金属密封不够,容易造成发射药的气体泄漏,导致射程缩短。
其二:没有夯实的火药,威力比前膛装火铳威力更小,破甲距离更近。
原本还有容易炸膛的几率,好歹因为大明的钢产品质量进步而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即便只有前两条缺陷,也足以导致这种八连发的连珠火铳无法取代现役的燧发铳。王世钦说一年之后的产量可以装备一个师,但不会有任何一个师愿意用这种火铳,注定只能小规模制造,用来装备军官卫队——他们更需要近距离高火力的自卫。
也是戴苍和他的连珠铳出现,朱慈烺才意识到自己在轻兵器上的投入实在太少了。火器的研发重点在重炮,为日后的舰炮打底子。剩下的精力也多放在了火药、炮药配方的改进上。
明军内也有炮兵优越论。即便是最早的一七改,也能在二里内发挥巨大威力,然而火铳却只能等敌军进入七十步之后才能射击。许多战意不坚定的仆从军,在经过大明火炮洗礼之后直接溃散了,根本没有火铳对决的机会。
然而火炮对于道路和后勤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在干冷的辽东还能勉强使用,但对于草原、丛林却力所不逮。而这两个方向正是大明未来的主要战场。
王世钦此时提出来,除了声援秦良玉,也是希望皇太子能够在轻兵器上加大投入。对付以马弓迅疾为特色的蒙古人,如果火铳能够连发八丸,自然具有极大优势。
“这种武器无法改变战局。”尤世威望向李昌龄,道:“若是往北打,与其说是打战术、拼士气,不如说是打后勤。总后勤部能够提供多少运力,修筑多少城堡,这才是我军能够北上多远的根基。如果要像霍去病一般打一遭,则我军未必不如汉军,而蒙鞑绝不如匈奴,胜数在我。只是如此开战,对我大明完全没有意义。”
汉武当时是要报仇,否则匈奴将一直侵扰大汉边疆。大明现在却是占据了强势地位,蒙古人根本不敢成组织地犯边,没有必要用大棒子去教训一头已经降服的猛兽——除非直接干掉它。
总参谋部反对开战并非不愿意作战,而是担心作战规模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
不打则已,若是要打就要彻底灭掉这个老对手。
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ps:
求推荐票~~~月票请大家等到最后两天双倍的时候再扔,多谢~~!
喜欢金鳞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