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穿葛纱,冠用万丝帽,是以细生葛组成者,色深黄;其余纱衣,冠用白罗纬帽。单衣之期,或用纬帽,或用暖帽,以视天气之冷暖。”
弁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顶,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郑玄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视朝。”《隋书.何稠传》:“魏、晋以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稠曰:‘此古田猎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诸司职掌》云:‘皇帝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各缀五采处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用之。’”
冕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巾
一种通常用于裹头的织物。始用于庶人,东汉流行开来。西汉的巾多约发,东汉的巾多裹头,以一块布帛罩在头上以为风雅,称幅巾。其质料较著者为纶巾,其样式有襙头、帢等。隋唐巾裹俗称幞头,“裁出脚,后幞发”,四角皆成带状。幞头内加进一个固定饰物,覆在发髻上,裹出各种形状,称巾子。宋除幞头外,有笼巾,架在梁冠之上,为高级官员服饰。明保留了笼巾,一般士人则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系束发髻的网巾。妇女也裹巾。宋明以来,文人仿古,以裹巾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过问。《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汉书.贾山传》:“赦罪人,怜其亡(无)发,赐之巾。”《后汉书.冯衍传》:“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李贤注:“不加冠帻,但以一幅巾饰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或裹头巾,随其所好。”《胡氏杂抄.姚氏记事编》:“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绒巾绒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飘飘巾,即前后披一片者;纯阳巾,前后披盘云者。庶民极富,不许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与现任官员,一体乱戴。”
纶巾
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宋陈与义《晚晴野望》诗云:“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帼
亦写作“簂”。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饰巾。后以“巾帼”代称妇女。《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妇人至嫁时......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后汉书.舆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绀缯簂。”《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玉篇.巾部》:“帼,覆发上也。”《隋书.五行志上》:“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
幞头
亦名折上巾。又名软裹。一种包头的软巾。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分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花冠
古代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
喜欢豪门夜宴:追妻进行时!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