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干预?
杨皓想了一会,说:“我与你说铜钱,主要是想举例说明,同样的东西,以不同目光看待,就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李承乾忙说:“乾能理会六郎话中深意。”
只是他从杨皓话中,似乎隐约清楚了点治国之道。那与钱有关,很重要。只是他仍未能勘破其中关窍。
杨皓说:“你若真想知道……叫四个护卫进来,皓与你示范一二,主观思考与客观思考的差异。”
被叫进来的四个护卫,分别姓胡、钱、何、马。
杨皓给他们分派任务:“四位护卫,分别充当士、农、工、商。乾小郎君代表官府。而皓则充当外国商人。”
又指着案上的铜钱:“这些钱一共二十文。外国商人,带着十文钱来了大唐沿海。而官府中有五文钱。商贾手中有三文钱,士是在关中,手中有两文钱。工是做文房四宝的,他做好了一支笔。而农种出了五斤粮。”
他将钱分配好了,然后又说:“现在,商贾用两文钱自工手中买来了笔。
说着,他将马护卫手中取了两文钱,交给的何护卫,也将他的笔,交给了马护卫。
又说:“商买来了笔,但他不是自己用。他要带到关中卖。要用到笔的,是关中的士。
“不过士手中的钱,只有两文钱。而商买笔本就是用两文钱买来的,在路途中要花费,还要承担匪盗、疾病的风险。若仍按两文钱卖掉,那他就会亏本。
“所以笔必须要高于两文钱卖出,不然就是亏本。偏偏士手中只有两文钱,那怎么办?”
他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说:“这时工得了工钱,他想做砚。却又觉得自己在开采石料时,太费时间,也太危险,却想不到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士是办法最多的,所以他找到了士,请他帮忙想办法。用一文钱酬谢他。于是士就有了三文钱。”
然后他拿了笔,和胡护卫手中的三文钱和马护卫的笔交换。这个时候工还有一文钱,他需要吃饭,商也要吃饭。说两人都花一文钱跟农买粮……农得了钱,他的田地就那么多但是想产出更高,这就要新工具和更好种田技术。新工具,工不会做,农也没个头绪,就只好找士来设计……”
他交换了两圈,最后钱又回到了代表商和士的两个护卫手中。
他看着李承乾说:“你看,钱的数量是一样,还是那五文钱,最后也都回到原主手上。你觉得这两轮交换中,多出了什么?”
李承乾沉思一会,说:“可是个人都有所得?工与商赚钱后,可以卖粮得以存活。而士得到了文房四宝。”
这是他看到的。但还没看到杨皓说人为干预。说完他就等着杨皓继续。
杨皓颔首说:“他们确实是各人都有所得。个人的钱都没变,却多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虽是无形的,却也是财富。
“譬如,工得了可以更安全、更方便获得制作砚台材料的技法。同时农也得到制作新农具的技法。
“这些技法,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且可成为日后继续进步的基础。
“那些,都是不断加速社会财富积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皓认为,它们才是在这些交易中产生的最宝贵的财富。”
他说并不深奥,甚至没有用任何典故。
李承乾只稍稍一想,就完全理解了。而且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在他面前,就有一个“创造”了能影响整个农业的“五丰犁”的人。虽然五丰犁的制作,并不是在交易中产生的。
但只要细想,五丰犁可以让百姓翻地时节省时间。那么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精耕细作,确实有利于提高产量。
那不正是加速了社会财富积累速度吗?且五丰犁,其实也是在之前的犁具做出的改进。
这说明什么?说明每一次进步,都是整个社会的积累。社会需要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但,杨皓还是没说到怎么干预货币。李承乾,更想知道这个。
“可是在交易中,士农工商并非按照六郎你说的方式进行。那如之奈何?”
杨皓笑说:“你手中不是还有五文钱?”
他指着李承乾手中的钱,说:“钱,是官府制作出来的。官府手中留着钱,其实是最大的浪费。所以官府手中的钱,最好是全部花出去。”
李承乾追问:“官府手中的钱,都是百姓税收。要是胡乱花用,岂不是铺张浪费?”
“若想不浪费,就不要乱花。官府手中有钱,要是天下太平,可以用来修路、修建水利工程的。甚至可以修建学堂。
“那些不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不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加为日后长治久安,主动创造条件。”
“那不是如今官府常做的事吗?”
“没错,官府常做这些事。只是乾小郎君有所不知,不管是修路还是修建水利工程,官府几乎是不出钱的。
“征调百姓做劳役,连伙食都是百姓自带。官府出什么钱了?就算是出了钱,也是向富户募捐,甚至直接跟百姓摊派,那如何让百姓主动配合……好了,我们不说这些。”
杨皓觉得自己说得有些愤青了,忙将话头收了回来:“若是官府自己出钱,其实修路修水利工程之类的计划,根本无需自己操办。只需有人监督,将工程发包给商贾。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谁要价最低,就让谁去做。商贾为了赚钱,自然要想
喜欢盛世黑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