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弘治皇帝又让其他人发表意见。
李东阳补充道:“除了抓捕兴王,微臣认为还是让太子趁此机会将安陆州,乃至湖广好好整顿一下。兴王做了这么多事情,官府、锦衣卫、镇守太监各个方面却毫不知情,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微臣怀疑有人被兴王收买,帮其打掩护。”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那就让锦衣卫全权负责抓捕兴王一事。湖广方面就安排太子好好整顿整顿。另外,其他藩王也要敲打一下。先有宁王反叛,后有兴王作乱。这些藩王有些不安生呀。”
作为皇室宗亲,同属皇族一脉,获取皇位的机会要远大于其他人。
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藩王作乱之事。
弑兄杀父,时有发生。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更是惯用手法。
远的不说,就说成祖皇帝发动靖康之役,那就是以清除建文帝身边之人为名的。
宁王、兴王先后出现问题,必然会让其他有野心的藩王蠢蠢欲动。发生连锁反应,那就麻烦了。
谢迁说道:“皇上。由太子整顿湖广,那是再好不过了。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较往年多了不少。粮食价格都被打压了下去。百姓的生活间接得到了改善。太子在江南取得的成果是越来越大了。据说,今年秋收粮食产量又会大幅增加。”
李东阳继续说道:“军队轮换方面。江南地区现在已经向边塞输送两批次四个卫所。从边塞的反应来看,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虽说面对战事,还有不足之处,可是刚到边塞,人生地不熟,都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能力非常强。继续进行轮换的话,边塞这边的防御必然会提升许多。大同、宣府蓟州等地的防守压力会减轻不少。”
刘健也夸耀道:“原本是受人蛊惑,被迫让太子前往江南。现在看来,坏事变好事。微臣真没有想到太子在江南竟然会取得如此成就。”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太子下江南,可以说是意外之喜呀。
弘治皇帝面露笑容,说道:“太子的确是做了很多事,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他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处理问题还是过于柔弱。朕的身体是越来越糟糕了。希望太子能够变得越来越强。那朕也能瞑目了。”
弘治皇帝这番话,令在场众人都十分伤感。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原本还十分好的气氛,就被弘治皇帝的话给彻底破坏了。
事情已经研究完毕,众人就告退了。
当圣旨到达安陆州兴王府时,太子已经组织人将兴王府的财产查抄完毕。
对于被兴王府收买,包庇兴王府,以及存在失职渎职等问题人员,也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
太子朱厚照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就是在等京师那边的圣旨。因为他不知道朝廷究竟要如何处理此事。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略微惩罚一下,还是打算严惩。
圣旨明确要严惩,太子朱厚照就安排人对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查处。
涉及到的官吏,自然是以安陆州居多,湖广三司也有一些人牵扯其中,湖广其他各州府,乃至江南诸省各州府也都有官吏涉案。
太子朱厚照依旧采用赎罪则例处理此事。
对于太子惩处人员使用赎罪则例一事,京城那边的一些官员颇有微词。他们甚至向朝廷提出此事,认为太子这是在变相敛财,影响非常恶劣。
弘治皇帝和几位大臣也对此事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人进行了一番调查。
结果发现,太子依据赎罪则例收缴上来的钱财,都用到了明处。而且账目清晰,有据可查。
使用上根本就是毫无问题。
调查结果传回京师,朝廷特意在朝堂之上进行了公布,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其实,这些人这么想也是正常的。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大明是一个普遍现象。的确有官员利用赎罪则例谋取利益。
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就认为太子也会这么做。
当然了,上书的这些人当中,也有这样的人。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拿自己的思维思维别人。自己这么做,就认为别人也会这么做。
朝廷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太子朱厚照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只是本着清者自清的原则,没有参与罢了。
如果换做是一个暴脾气,那就直接回京,当面与这些人对质。没有证据,为什么要怀疑自己。这就是诬告。
如果认定为诬告,那就是要治罪的。
太子的身份十分特殊。竟然敢诬告太子,那罪过可就大了。
太子朱厚照虽然没有这么做,倒是太子朱厚照身边的人建议太子上书朝廷,严惩这些人。
如果太子不表明自己的态度的话,那么朝廷众人就会认为太子十分软弱。以后再发现一些莫须有的问题,还会继续上书的。
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话,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调查清楚,还太子清白。有些问题那是说不清的。极容易诱导大家,引起误会。
这种为天下不乱的人,还有有一些的。太子朱厚照知道,即便是采取强硬态度,处理一部分人,朝廷当中依然会存在这样的人。
只要大明存在,朝廷存在,就会有这样的人。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那也是无法彻底清除的。
与其无法清除,那莫不如置之不理,任由他们表演。真要是惹急眼了
喜欢大明王朝1500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